首页

搜索繁体

第171章 错失一次成为御前红人的机会

    建京城皇宫内御书房里

    桓嘉帝苦大仇深的批阅着奏折,到年底了,奏折上面没有什么重要的大事启奏,全都是来请安的。

    然而请安折子之所以让桓嘉帝这么烦躁,是因为按照惯例他要从中挑出一些予以嘉奖,口头嘉奖不足以体现皇上仁慈,得来点实际的才行。

    桓嘉帝穷啊,一年到头抠抠搜搜的花了不少冤枉钱,每当到了这个时候,万岁爷他也怕过年啊!

    好不容易批完一本,再拿起另一本的时候,想想自己微薄的库房,心疼的要命。

    站在一旁的张长胜那是绝对称职的解语花,看见皇上心情不好,连忙上前给皇上添了一杯热茶。

    “皇上您歇歇吧,仔细伤了眼睛,老奴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事情,讲给您解解闷?”

    桓嘉帝捏捏鼻梁骨,从善如流的放下了笔,“哦?讲来听听。”

    “前两天,这京兆尹举行了府试,皇上您猜怎么着?”

    桓嘉帝的眼神就是最好的捧哏。

    张长胜眉飞色舞的说道,“您可还记得在去年马赛上您给一个稚童赐了“云远”二字?”

    桓嘉帝眼前浮现出一个长相精致,憨态可掬的小男孩,笑着点点头。

    “那孩子果然不负皇上所望,在此次建京府试中拔得头筹,成为了这有科举以来年龄最小的秀才,还是案首呐!”

    桓嘉帝一听好事啊,这可是要被载入史册的,也是他在位时的一道功绩。

    桓嘉帝心情好了点,随即想起了自己之前钦点的探花郎好像就是这个孩子的父亲。

    便吩咐道,“你去翰林院把朕钦点的探花招来觐见。”

    张长胜甩了拂尘笑呵呵的走了,很快又回来了,“回皇上,林探花早在年初就被吏部调任番州为潮阳县令。”

    要搁在往常,桓嘉帝不会在意这种小官职的人,但是林建邦不同,开局就让皇上注意到了他。

    之前的殿试中,林建邦的表现历历在目,他的答卷深得圣心。原本想着放他在翰林院历练历练,就调到身边来。

    现在,岭南?可惜了。

    桓嘉帝想把林建邦调回来,一来这人给他的印象挺好,二来想到了宸王,和那年马场上飒爽英姿的女子。

    但就是贵为皇上,想要用一个人,也要找个恰当的理由。

    所以桓嘉帝派张长胜再去一次翰林院,打探一下林建邦的风评。

    这么一打岔,这奏折是批阅不下去了,招驸马陪自己下棋,换换脑子。

    张长胜打探完了回来的时候,俩人的棋盘已经快摆满了。

    桓嘉帝正好想玩赖,便让张长胜讲讲林建邦。

    张长胜把林建邦进入翰林院的点点滴滴讲了一遍,“林大人说要把自己变成一片瓦,朝廷哪里需要,就搬去哪里。岭南虽为蛮夷之地,常年深受瘴气毒虫之害。

    但他认为总要有人站出来去教化去治理,给当地的百姓一个能够安居乐业的理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