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二章 临江仙


    杨慎看穿了她的局促,器宇轩昂,“宋朝朱熹自己为人不正,却要他人存天理,灭人欲。自宋朝后,女子大多缠足,以病弱为美,简直是荒唐。”

    杨慎公子笑,“瑛小小年纪就文武双全,日后必定有大作为。我将双桂堂所藏武经与医术,皆赠与你,望你好好修炼。”

    杨慎夫妻二人俱反对程朱理学,思想开放,因此遇到年少习武的王月姣,颇为欣赏,把月姣当做亲生女儿一样关照疼爱。

    虽遭贬谪,杨慎因有状元名声,周围很多学子慕名而来学习,杨慎文采风流,为人刚直,当地官员皆同情于他,宽容以待。

    在云南的这段时光。王瑛每旬跟着杨慎夫妇游览云南省内名山大川,平时,或跟着杨慎的私塾读书,或抚琴赏花,或习武。文武皆进益良多。

    品着玉林泉,赏着绿绒蒿,游走在桂林山水,她想,如果没有杨慎,她怕是一辈子都不会来到如此美丽的云南吧。

    …….

    一年后,又到了分别之时。

    多情自古伤离别。

    临别送行,杨慎道,“你们不是想知道,我这几十年是怎么过的嘛,随我来吧。”

    杨慎带领众人走到澜沧江畔,此时已经是夕阳西下,众人的身影被夕阳拉的很长很长,提起衣襟踏上龙舟,江天壮阔。

    杨慎豪爽一笑,“请瑛转告王世伯,慎已放下过去,活在当下。荣华富贵皆是过眼云烟,人间正道才是永恒。我杨慎,从京官贬谪到滇南,没有自怨自艾,放任自流,也为南国之疆做了诸多贡献。此生无悔。杨家子孙,尔等牢记,临利不敢先入,见义不敢后身。”

    黄娥教育杨家儿郎,“杨家世代忠良,人脉极广,藏书颇丰。你们本就比有志的贫寒士子多出太多优势,若你们都只顾自己的仕途与荣耀,不顾正道,国家必亡。”

    杨慎缓缓道,“古今文人,仕途不顺,则在文学上有造诣。李太白、杜子美,都是在贬官后写下千古名句。吾一生为正道付出了仕途的代价,未曾想柳暗花明找到另一条路。”

    温润的江风中,杨慎用了青玉镇纸压住了被风吹起的宣纸,提起狼毫挥毫疾书,风采意气仿佛让人看到当年状元郎,月姣则在一旁念: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越读越惊讶,昔闻苏轼游赤壁,写下《赤壁赋》,而今杨慎游览澜沧江,写就《临江仙》。果真如杨兄所言,人生本就柳暗花明,世事两难全,杨慎仕途虽然屡经波折,文学造诣在本朝已是无人能及,举世无双。

    月姣抬起湿润的眼眶,这首词,当真是只有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才能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