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十三、民国豪华撒钱之旅


    就算某些东西在现代世界根本没人要,也可以拿到克里奥佩特拉女王的古埃及时空去,民国年代的玩意儿在那边已经足够用了!比如这边的稻种就能播种到尼罗河畔……为此,他们还专门租赁了几座仓库。

    于是,大笔日元、英镑、法郎和美元钞票滚滚涌入上海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上海的失业率,促进了上海市场的经济繁荣,增长了有关当局的税收……并且根本没有引起官方和商界的多少关注。

    这些“完美伪钞”没有引起注意的理由也很简单,在此时中国沿海的各大城市里,日元、英镑、法郎和美元基本上都属于常见流通货币,甚至远比中国各家军阀与银行发行的票子更加靠谱,更受老百姓的信任——北洋政府的钞票,就经常兑现不出银元来——故而在当时的中国境内,各种外币的市场保有量大得惊人。按照当时的一份粗略调查,仅仅是在中国市面上流通的日元,就超过五亿之多,而这还是在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关内反日风潮高涨的情况下。至于英镑和美元在中国市场上的流通数量,恐怕还要更高一些。

    此外,上海又是整个东亚最大的货币流通中心——或许有些人会感到难以置信,但此时的上海确实是世界四大都市之一,与伦敦、巴黎、纽约并列,论繁华富庶甚至要胜过香港、东京和新加坡。

    这个时代被列国租界分割的上海滩,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非但是远东第一金融中心,而且股票、黄金、外汇等金融市场的规模,全部都雄踞亚洲第一。它不仅是仅次于芝加哥的全球第二大期货交易中心,还是全球最大的黄金现货交易中心,全球第二大的钻石现货交易中心,以及全球三大有色金属定价中心之一。世界各国的著名银行、保险公司等等几乎都在上海落户,而上海也是国民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有着“中国钱包”的美誉……所以,穿越者们带进上海滩的这些钞票,根本就没能激起多少波澜,就被轻松淹没在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汪洋大海之中。

    与此同时,这个世界的历史车轮,还依然在沿着固有的轨迹,继续向前滚滚行驶……

    ——————————————————————————

    上海公共租界,妇女解放运动旗手“琼瑶先生”金奇娜家的小洋楼客厅。

    在最初的几次“血拼”之后,已经逛街逛腻了的诸位穿越者们,就把采购办货的事情交给雇员,然后窝在金奇娜家的小洋楼里,一边看管着性命攸关的跨时空虫洞,一边靠看报纸或听收音机来打发时间。

    在1934年的夏天,国内最重要的新闻,自然就是国民党军队在江西“剿匪”作战节节胜利的捷报。

    “……蒋委员长于南昌行营发表重要讲话,隆重表彰了广昌会战的立功将士……并且再次重申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鼓励将士尽早剿灭赤匪,光复匪区,统一国家政令……

    ……近来又有人奢谈抗日……剿匪的工作,实是抗日的前提,要抗日就要先剿匪,能剿匪就一定能够抗日。大家总要记住我们**的生死成败,我们国家的绝续兴亡,在目前完全决于剿匪,剿匪如果失败。那就一切都要失败,都不可挽救,你想匪都剿不了,哪里还能抗日,这不是自欺欺人之谈吗……”

    “……‘攘外必先安内’啊!蒋光头可是被这一条策略给拖死了呢!”

    听着收音机里的新闻广播,王秋忍不住摇头叹息,“……身在二十世纪,却依据明末的经验来考虑问题,坐在国家领袖的位置上,却还是抱着地方军阀的思路,陈腐狭隘,没有全局观念,如何能成得了大事?”

    ——在这个时代待的久了,王秋也渐渐明白了蒋光头为什么顶着举国民怨沸腾的压力,也依然铁了心要“攘外必先安内”:首先,日本侵略的东北和华北,在他眼中都并非自家地盘,丢掉一点也无所谓;其次,江西红军却跟他的江浙地盘近在咫尺,又是不死不休的仇敌,即使是暂时纵容姑息,也万万不能的。

    如果是站在地方军阀的角度上,这么做自然是无可厚非。但偏偏他却给自己弄了个中央政府领袖的名头,结果就等于是把自己放到了火炉上烤——早在北洋政府时代,冯国璋大总统就早有结论:在这年代的中国,中央政府的名头就是一个大火坑,看着闪闪发光的很光鲜,但真正坐上去的滋味可实在是要命:洋人威逼、文人讥讽、军阀声讨、学生闹事……能到手的好处没多少,卖国求荣的屎盆子却都往你头上扣!

    在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大陆因为担着一个中央政府的名头,结果就在台海争端之中吃了不晓得多少苦头——台湾人可以不把自己当成中国人看待,但北京政府却不能不把台湾人当成同胞来照顾。譬如台湾和菲律宾爆发渔业争端,菲律宾水兵开枪扫射台湾渔民,台湾那帮娘炮草莓兵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当时中共方面可没有幸灾乐祸,更没有落井下石,而是竭力声援,给菲律宾施压……谁知最后还被台湾绿营大肆抨击,宣称宁要菲律宾的子弹,不要中共的帮助……真是让人气得七窍生烟,费心费力还不讨好!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你既然要当全国领袖,就得把全体中华儿女当成自己人来照顾!

    ——总而言之,很多地方军阀可以做的龌蹉事,身为中央政府却是万万不能做的。

    而蒋介石就是既想要中央政府的权威,又不想承担中央政府的职责……偏偏在近现代中国,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早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人心所向,成为了任何政权统治合法性的基础,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只有首先坚决地“攘外”,从洋人身上刷声望值,博取到足够的民心和支持率,之后才能够较好地“安内”。

    建国初期,中共如果不是在朝鲜战争之中打出了威风和气势,之后的公有化改革哪里会有这么顺利?

    相反,在日寇逐步入侵的大背景之下,蒋介石的妥协退让政策,简直是一再触动了中华民族的逆鳞,激起了广大爱国民众的愤怒,把自己的名声和国民政府的合法性,都给逐渐丢得干干净净。等到了西安事变爆发的时候,倘若蒋介石再继续采取对外妥协的反动政策,作为其统治支柱的军队都要造反了!

    ——在很多时候,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做得到的人,就会成为英雄;而做不到的人,则会成为英雄的踏脚石。

    “……但是,不管蒋介石的妥协退让政策再怎么人心尽失,瑞金的中央苏区这回可是在劫难逃了。”

    根据报纸和广播里的信息,再结合历史资料,杨教授在一张民国年代的江西地图上,标出了当前国共两军的对峙战线,“……不过……用装备了飞机大炮坦克车的百万大军,合围进剿缺枪少弹连饭都不吃饱的十万红军,靡费军饷连番鏖战整整一年,才堪堪打下了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距离瑞金还远得很……就是俄国人打车臣战争都没有这么丢脸!这蒋委员长的本事,还真是只能指挥一个班啊!”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