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三十四、惊爆危机(上)


    结果,一场空前的灾难,被这帮特务们瞬间引爆。轰然降临在了蓝衣社乃至整个国民党政权的头上。

    ——因此,正当那位“地图开疆”、“日记救国”、“空一格”的“千古完人”蒋中正委员长阁下,坐在南昌行营的奢华起居室里,心花怒放地阅读着“史量才毙命”的喜讯和第五次围剿东路军先锋部队攻入瑞金的捷报之际,却不知属于他的那一颗死兆星,已经提前了数十年岁月,在他的背后冉冉升起了……

    ———————————————————————

    在危机爆发的那一天,“琼瑶先生”金奇娜女士家中的一切,似乎还是都跟往常一样宁静。

    早晨起来,在阳台上稍事活动,又喝了一杯蜂蜜水之后,“琼瑶先生”金奇娜女士就抱着两个大大的牛皮纸文件袋走进餐厅,准备一边等着今天的早饭做好,一边利用这段空隙时间,抓紧处理一些读者来信。

    最近的这一段时间里,她的“文学创作生涯”,或者说“剽窃名作行动”,一直进行得很顺利。

    继那本描写了“史上最牛外交官”王玄策在印度“一人灭一国”壮举的《天竺热风录》,在上海滩文坛上一炮走红之后,“琼瑶先生”金奇娜又再接再厉,推出了下一部历史小说《汉朝与罗马》。在这部小说里,她主要描写了西汉后期,那位在西域喊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硬骨头外交官陈汤,与横越欧亚大陆漂泊到西域的古罗马克拉苏军团残部之间,爆发的一系列文明冲突与交流,以及东西方两个世界的碰撞……这个同样颇能体现民族自豪感的新颖题材,不出意料地又一次引起了轰动。而传说中安置了这批古罗马军团后裔的甘肃省骊轩古城,也成了上海滩中外读者们在一段时间内津津乐道的对象。

    不过,看到一位本来写恩怨言情、家长里短的女作家,竟然向充满阳刚气概的历史军旅作品转型,在文坛之上自然也有不少酸丁趁机大加嘲讽,撰文痛批金奇娜是“牝鸡司晨”、“逆**常”……

    当然,金奇娜在后世网络上早已锻炼得脸皮奇厚,对于这些不痛不痒的嘲讽,根本没有当成一回事。

    与此同时,深刻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漫画《三毛流浪记》,同样在寄售的书店里卖得不错,连鲁迅和巴金这样的文坛头牌大腕在读过之后,也都给出了不错的评论,让“琼瑶先生”的名声更上一层楼。

    现在,意气风发的金奇娜女士,正在剽窃或者说“改写”未来一度很流行的历史军旅小说《朔风飞扬》,主要内容是描写盛唐的黄金时代,那段中国人最为扬眉吐气的岁月里,无敌的大唐雄师远征异域,威震波斯的英雄史诗……然而,古代中国人在文学作品中的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并不能掩盖近代中国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苍白无力、忍辱负重——比如说,在一位青年学生读者的来信之中,金奇娜就读到了如下的抱怨:

    “……我最痛心的是在自己的国土内,居然任日人如此蛮横的不讲道理。这真是我们的耻辱。我已经不敢去走北四川路,因为那边酗酒滋闹的日本水兵,一向视中国人如鱼肉,倘使一旦狭路相逢,给你一个伤害,或竟把你一刀结果,那又有什么办法呢!只怕将来连说话的自由也要受外国人的干涉了……”

    “……虹口日租界那地方,我也一样不敢去啊……”金奇娜叹息着折叠起信纸,对桌边同样等着开早饭的杨教授说道,“……看看这个时代中国积贫积弱、洋人横行的惨况,再回想百年之后巨龙腾飞的胜景,还真是让我感到不胜唏嘘啊!同样的中国人,同样的土地,为什么就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有什么办法呢?落后就要挨打,弱小就是罪孽,这个道理从来都没有变。”杨教授撇了撇嘴,“……我们这一代人固然不必面临**先辈所处的那种悲惨绝境,但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职责。要是我们没能完成时代赋予的任务,中国就要遭到不幸。要是我们重蹈晚清时代的覆辙,自满自足,贪图自己疆域内的安宁享乐,渐渐地腐败堕落,对国外的事情毫无兴趣,沉溺于纸醉金迷之中,忘掉了奋发向上、苦干冒险的拼搏激情,那么,毫无疑问,总有一天我们会突然发现,晚清民国时代那些最屈辱的场面,竟然已经再一次在我们头上重演——更别提国内还有那么多人做梦都想给洋人带路,帮忙杀戮自己的同胞!”

    他有些愤恨地说,“……总而言之,任何一个畏惧战争、闭关锁国、贪图安宁享乐的民族,在其它好战、爱冒险的民族的进攻面前,肯定是要衰败的。忘记战争和**,就等于背叛,等于自杀!”

    “……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可从来都没有忘记过战争,相反,他们对于战争的经验已经是太丰富了。”

    金奇娜挑了挑眉毛反驳说,“……从民国建立到现在,中华大地从南到北有哪一天不在打仗?护法战争、护国战争,直皖战争、直奉大战、北伐战争、二次北伐、蒋桂战争、中原大战、国共内战……简直多得没法统计。就算是这号称乱世销金窝的上海滩,也是从江浙战争、北伐战争到一二八事变,不到十年就打了三场大战。如今这年月,真正一辈子没经历过战乱、没见过打仗的中国人,恐怕比熊猫还要稀少……”

    说到这里,她不由得摇头叹了口气,“……你看,这边有个读者寄信过来,提出了一个困扰了他很久的问题,大概意思是:我们中国人打了这么多年内战,士兵们都是刀头舔血磨砺出来的。而日军自从干涉苏联**、出兵西伯利亚结束以来,已经很多年没怎么打仗了,队伍里尽是一帮没见过血的新兵。可为啥在东北、在长城、在上海,我们的百战老兵纵然拥有几倍的兵力,也还是打不过日本人的菜鸟新兵呢?”

    “……这个问题如果说给蒋委员长听,他的回答一定是‘枪不如人,炮不如人’。但日本军队的普通步兵装备,其实并不见得就比这个时代的中国军队强上多少。”杨教授答道,“……真正的缺陷在于秩序!”

    “……秩序?请具体说说。”金奇娜眨了眨眼睛,“……听着似乎很深奥,很有门道的样子。”

    “……秩序,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最重要核心规则,没有秩序就没有文明。在漫长的历史上,那些强大而不遵守秩序的种族,往往都败给了弱小但是尊崇秩序的种族。这就是不可动摇的天道——秩序战胜混乱!”

    针对这个问题,杨教授拿出了他在大学里教书的劲头,很有兴致地侃侃而谈起来,“……举个例子来说吧,我曾经在一部纪录片里看到过,非洲大草原上的黑人猎手,仅仅拿着简陋的长矛,凭着自己的凶狠气势缓缓逼近,就能把正在进餐的一大群狮子给统统吓走,然后从容夺走狮子嘴边的猎物。而貌似凶猛威风的狮子们,也只能默默地看着那群更加凶残的黑人带着自己战利品归去,根本不敢有反击和报复的念头。”

    “……然而,像这样凶残可怕的非洲人,在世界强国之林中却根本找到不到他们的位置。当西方殖民者杀来的时候,他们干脆连像样的抵抗都做不出,比貌似温和软弱的印度人都要远远不如。为什么会这样呢?除了技术因素之外,就是因为强大而不遵守秩序的种族,打不过那些弱小但是尊崇秩序的种族!”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