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五十七、姑苏古城一夜破(中)

    对于民国时代的苏州市民来说,能够在浮生得闲之际。来到山塘街的茶楼里泡上一壶香茗,点上几碟糕点,听着茶楼里内容丰富的说书和戏文,俯瞰周遭熙熙攘攘的市井百态……实在是人生之一大乐事。

    这一天上午,苏州反省院(国民党的政治犯监狱)的刘云院长就难得溜号旷工出来,跑到阊门山塘街的一家茶楼里,要了一壶昂贵的六安瓜片,一碟炒花生,优哉游哉地品味起了茶水的滋味。

    最近这两天,刘云院长的工作量突然暴增了不少。以至于连茶楼都没时间逛了。

    ——由于红十军团在浙北地区奇迹般地屡战屡胜,将各路“党国精锐”接二连三地打得全灭,兵锋似乎正在直逼首都南京,一时间弄得整个江浙地区人心惶惶。南京国民政府一边打肿脸充胖子,硬说赤匪已是穷途末路,无需担忧;一边又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大张旗鼓地要打“首都保卫战”……

    如果只是南京国民政府要打首都保卫战,那么倒也罢了,反正就算被赤匪打得再怎么灰头土脸,也是中央的那些大员们丢面子。不干刘云这个并非军务体系的地方官员什么事。

    可问题是,中央的有关方面鉴于战时社会秩序混乱,为了以防万一,不知搭错了哪根脑筋,竟然把南京反省院的政治犯一股脑儿转移到了苏州这边来,累得刘云院长光是接收档案、安排牢房就花了两天两夜……更别提在半路上还有几个犯人莫名其妙地失踪了,闹到最后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各方为了推卸责任,一时间大打公文官司,连累得他的这个苏州反省院长也吃了落挂,直到现在都还是一肚子的怨气。

    不过谢天谢地,眼下这帮政治犯的转移工作都已经完成了,让刘云院长在今天终于能出来喝一壶茶,闲散闲散精神……嗯……接下来……是不是到自己在东山上的别墅去看一看?前不久瞒着家里黄脸婆买下的扬州小姑娘,一直到今天都还没来得及开苞呢!不过为了防止出丑,似乎还得去买点虎狼药才行……

    今天虽然不是什么庙会或节日,但在苏州阊门的山塘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车马依然络绎不绝。而茶楼里也是生意兴隆,挤满了饮茶消闲的客人。和往常一样,诸位客人们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谈天说地。虽然茶楼的墙壁上早早地就贴了“莫谈国事”的字条,但大家还是忍不住老是把话题往时局上引。

    ——没办法,自从大清朝完蛋以来,这中国的世道就越来越乱了。革命党打北洋军、北洋军打北洋军、革命党打革命党,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制造惨案……“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把戏玩了十几年,好不容易冒出一个蒋委员长,马马虎虎地把全中国统一起来,似乎一时半会儿不用打内战了。谁知赤匪却怎么也剿不灭,接下来就是日本小鬼子大举入侵,一刀砍掉了东北三省还嫌不够,又继续在华北和上海抢地盘……

    现如今,南京国民政府的形势,是内有赤匪、外有倭寇,政令不出江南之地,名符其实的偏安小朝廷。

    虽说在之前不久,蒋委员长用“堡垒战术“刚刚剿除了江西赤匪的中央苏区,让人们对这个政府的信心稍有回升,但紧接着的浙北战场一系列空前大败,又让南京国民政府的声威迅速跌到了谷底。

    “……听说了吗?日本人最近在华北那边又挑事儿了,似乎是想要入侵察哈尔!哎。这日本鬼子也真是的,所有的其它洋鬼子加在一块儿也不如他们胃口大!记得前阵子,日本人还曾想撮合段芝帅(段祺瑞)和宣统皇帝(溥仪),一起合作领导华北自治运动,亏得这事儿因为两人的见面礼仪纠纷而流产了……”

    一位公务员模样的客人,对同桌之人得意洋洋地炫耀着见识。“……呵呵,一方想用大清皇帝见两江总督之礼,一方想用中华民国执政见前清废帝之礼,只是双方都忘了自己已经是无官一身轻的平民了”。

    “……哈?这还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另一人忍不住笑出来声,“……可惜也亏得他们都死要面子活受罪,否则以段芝帅在北方的人脉和声望。只怕眼下北平、天津已是难保……记得章炳麟曾经讽刺说‘现在赤匪离南京三百里,倭寇离北京三百里’,国势若是再无起色,就要学孔子笔削春秋以待后王了……”

    “……赤匪离南京三百里?倭寇离北京三百里?哈哈哈哈,老兄。你说的那都已经是老黄历啦!如今日寇已经把军队驻扎到了通州,三天两头在北平城内溜达,宋哲元也是拿他们没办法。至于赤匪……嘿嘿,昨天赤匪都已经攻破了宜兴,距离南京只剩下了二百里……唉,若是赤匪再把红旗插到南京……呵呵,这中华大地的风云变幻,可真是有的瞧了!”那位公务员说得兴起,忍不住低声叹息起来。

    ——就在红十军团主力横渡太湖的时候,红十军团在苏浙边境留下的两千佯动部队。还在一边发动群众,一边跨越省界,北上江苏,继续朝着南京方向挺进,一时间闹出了好大声势。

    而对面的两个国民党杂牌师,之前刚刚在长兴县被揍得魂飞魄散,十停人马跑散了四五停。如今喘息未定,就看到煞星再次逼近,当即就来了个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丢下宜兴。掉头“转进”到溧阳去了。

    不过,在南京方向,红军毕竟实力相对来说比较微弱,基本上只能说是在虚张声势。

    可是在浙江战场上,得益于极端充沛的军火供应,还有敌人武装力量的极端虚弱,红军游击队就简直是打得“横扫千军如卷席”了——在当初“深挖洞、广积粮、准备核大战”的热血年代里,中国人为了应付第三次世界大战,而让各地无数小三线工厂一起上马项目,疯狂制造民兵武器,又把木柄手榴弹投掷列入群众体育项目……结果,就导致在二十一世纪的解放军武器库里,堆积了数以亿计的老式手榴弹,号称是“不打三战肯定用不完,打了三战也未必用得完”……

    随着时日推移,这些堆积如山的老式手榴弹,已经成了解放军最大的心病之一:首先,这些手榴弹已经严重过时,既不适合解放军继续沿用,也难以卖得出去;其次,手榴弹体积又小,结构又复杂,拆弹既危险又麻烦,费用高得吃不消;然后,这么多的木柄手榴弹,凭着现在的那点训练消耗量,只怕是再放三十年也消耗不完;最后,就算是想要狠狠心一次性把它们销毁掉,但是凭着那东西的结构,想要一次性销毁恐怕得使用地下核试验,否则只会造成更多的未爆弹,造成一片异常巨大的危险区……

    如今,解放军终于有了一个处理库存的机会,于是就由王秋出面,向昌化和安吉地区仓促成军的红军游击队散发了大量的“先进军火”,以增强其攻击力——除了常规的枪械弹药之外,尤其是极为慷慨地提供了三千万枚手榴弹和十辆卡车的矿山炸药,足够浙北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打上好几年。

    所以,这阵子浙北各地是三天两头爆炸声不断,除了常规野战之外,游击队员们还广泛采取了依靠大号弹弓发射手榴弹,远程轰击土豪庄园的战术,让无数貌似坚固的土围子统统都坐了土飞机……

    “……哎,说实话,这原本穷得叮当响、土得掉渣的工农红军,怎么一下子就那么厉害了?”

    “……按说应该是苏联送来的援助,但我实在不明白,苏联人到底是怎么绕过海关和税卡,把那么多的大家伙送到红军手里的?听说那边眼下有飞机,有铁甲车,还有一种什么叫做‘高达’的大铁人……”

    说到此处,那位小公务员就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叹息着摇头说,“……谁也不知道这些情报是真是假。中央每一次派飞机过去侦察,统统都有去无回。现在,杭州那边的飞行员都已经闹罢工不肯上天了!”

    “……罢工?政府为什么不镇压?这本该是南京政府的拿手好戏!”另一人有些怨愤地骂道。

    “……工人可以镇压,飞行员怎么镇压?难道把他打死了,然后让你来开飞机啊?你会开吗?”小公务员翻了个白眼,“……前线一打败仗,后方就蠢蠢欲动,听说眼下有小半个浙江都在闹暴乱了……”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