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一百六十三、帝国主义列强的震怖(下)


    幸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一个妥协的产物,甚至连总理也是妥协的产物,内阁永远都像走马灯一样地频繁更换。自从普法战争结束以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绝大多数总理的任期都短得令人心酸,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其中任期最短的几位总理,干脆只在总理宝座上待了一两天……很多总理都是几起几落,所以一般倒是没有过劳死之虞。

    但是,达拉第总理还是希望在这一次的下台之前,尽量把法国一切安排得妥当些。

    事实上,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法国经济固然是受到了全球经济大萧条的冲击,但是跟德国和美国相比,应该已经还算不错了。早在1932年的时候,法国的经济不景气就已近尾声,接下来又继续恢复了增长和繁荣,最近已经很少出现令人头疼的失业狂潮和社会动荡,跟隔壁的德国相比简直就是天堂一般……

    所以,法国总理眼下并没有什么特别棘手的国内社会问题需要处理,主要的麻烦只是应付议会内各个政党无休止的攻讦和倒阁运动——直到来自远东的惨烈噩耗,将一切太平岁月的粉饰统统冲刷殆尽!

    此时此刻,海军与殖民部长正拿着一份从越南送来的报告:站在达拉第总理的面前:“……根据海防港最新传来的消息,整个远东特遣舰队已有85的人员急病身亡,很多舰艇成为无人鬼船,而参加了登陆作战的地面部队更是全军覆没。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军伤亡人数已经超过两万,整个远东舰队陷入瘫痪,还有大约一千五百人被困在舟山岛上,进退两难。而我们跟中国布尔什维克之间的战斗却还没有结束……”

    达拉第总理一边心不在焉地听着这份骇人听闻的噩耗,一边盘算着这将在议会中掀起怎样的倒阁风潮——虽然在这些伤亡数字之中,有相当一部分只是不值钱的阿尔及利亚和安南土著步兵,但纯正的法兰西小伙子也超过了一万人……这个数字在过去或许还不算什么,但眼下却足以挑动社会公众的敏感神经。

    ——没办法,在二十年前的那场世界大战之中,法国人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冲上战场,满以为能够赢得一场畅快淋漓的胜利,洗雪普法战争的耻辱。谁知结果却是在残酷的绞肉机里挣扎了四年,付出了十多个省化为焦土、超过六百万军民伤亡的惨烈代价,打光了整整一代小伙子,留下了数以百万计的残疾人……临到末了,又在巴黎和会上被英国佬从背后捅了一刀,使得一度唾手可得的欧陆霸权基本化为泡影。

    从此之后,整个法国社会不仅被放干了血,还患上了“恐战症”:既然现代战争的代价是如此惨痛,而胜利的收获却是如此微薄,那么又为何要为了一个胜利者的虚名,而肆意抛洒数百万小伙子的热血?

    “……呵呵,为了一场发生在世界另一端的殖民地冲突,就一口气葬送了上万的法兰西小伙子,把小半个法国海军变成了亡灵船,还有牵扯出一个好像是凡尔纳科幻小说内容的原子弹……”

    达拉第总理自嘲地傻笑道,“……我已经能够想象得出,明天的议会里将要掀起怎样的倒阁风暴了。”

    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倒阁并不是政治生活的一部分,而是政治生活的全部,这个怪异的共和国容纳了一切法兰西人的政治思想,左派、右派、保守派、激进派、保王派、波巴拿主义、共和派……在多党林立之下,所有的内阁都是联合内阁,政治基础极为脆弱,只能过一天算一天,几乎不可能有任何作为。而貌似大权在握的总理,也不过是轮流上岗的临时工,只有上帝才知道他们的任期有几个月,甚至几天。

    由于历任政府都懦弱无能,让许多法国人也日益感到厌恶,以至于在1935年的时候,诞生了一个号称“火十字”的法国法西斯组织,这个组织的领导者声称要向希特勒学习,进行排犹和**,但偏偏又没有纳粹党的能力,结果除了让法国政坛更添骚乱,使得政府进一步瘫痪之外,几乎没有带来任何好的改变。

    就在这样的浑浑噩噩之中,达拉第总理带领着法兰西共和国,一脚踩进了殖民地战争的大坑。

    达拉第是个标准的法国男人,浪漫、热情,但他的性子已经被数十年的政治斗争磨平,磨平了之后的结果就是除了一颗法兰西男人的心之外,几乎什么都没剩下——他并不软弱,但也不强硬,他不够激进,但也不能说是保守,他就是第三共和国政坛上历练出来的一个政治人物,一个墙头草似的机会主义者。

    在历史上,达拉第是一个四平八稳,极力回避任何冒险的人,他在任上对希特勒的妥协和绥靖政策,虽然被后世史学家一再诟病,但也未尝不是对一战时期法兰西各种失误的反思……虽然有点矫枉过正。

    ——法国已经被上一场世界大战给打得怕了,再也不想打第二场了,这是当时全社会的普遍心态。

    即使是贵为总理之尊,也不能逆流而动,违背民众畏惧战争的心态,强行把他们赶上又一个战场。

    所以,在发现远东战场上的牺牲超出了之前最坏的预料,一场弹压土著骚乱的“常规行动”竟然被打成了尸山血海的绞肉机之后,达拉第就感到后悔不迭,甚至认为这是自己政治生涯之中最错误的一个决定。

    虽然他不是不知道,根据目前的世界局势来看,从任何一个殖民地战场的撤退,都有可能导致整个殖民体系内部的连锁反应,但这个世界永远是如此的无奈,法国总理必须首先考虑本国民众的最强烈意愿。

    而这个时代的法国人,最畏惧的就是战争,最渴望的就是和平——至于拿破仑时代制霸欧陆的雄风,大**时代教化世界的理想,都早已统统随着西线战壕里的累累骸骨,被幸存的法国人给丢到脑后去了。

    所以,在短暂的犹豫之后,达拉第总理还是拿起了钢笔:“……按照目前的国内局势,在承受了如此惨重的损失之后,我不可能派出让前线指挥官感到满意的援军,也无法说服议会继续向远东投入更多的资源和军费——议员们更乐意花钱去修筑德法边境的马奇诺防线……所以,还是让舟山群岛的部队撤出来吧!他们就只有这么点儿的人,待在赤色分子的鼻子底下,根本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整天担惊受怕……”

    “……这是一个理智的决定,总理先生。但另一个战场怎么办?”海军与殖民部长继续追问。

    “……另一个战场?我不是已经下令放弃广州的租界,从那里疏散侨民了吗?”达拉第总理困惑地眨了眨眼睛,随即恍然大悟,“……难道赤色分子居然还要打广州湾租借地(湛江港)的主意?”

    “……正是如此,总理先生。”海军与殖民部长答道,“……赤色分子的军队目前刚刚占领广州,距离我们的广州湾租借地还有大约四百公里。但问题是,我们在广州湾的守备力量极为薄弱,总共只有大约两百名士兵驻守,顶不住敌人的一轮进攻,而越南的局势也不太稳定,无法抽出兵力增援广州湾……”

    这个回答让达拉第总理皱起了眉头——为了避免无谓的流血牺牲,放弃一处陷入重围难以防守的租借地,哪怕最挑剔的议员也说不出什么。但放弃一处距离战火还很遥远的贸易据点……就会有怯懦之嫌了。

    “……既然如此,就把滞留在舟山群岛的部队转移广州湾,用于加强那里防御力量吧!然后看看英国人在香港的举动再说。按照常理来说,中国布尔什维克的第一个打击目标肯定不会是我们……”

    达拉第总理最后做出了这样的决断,“……当然,如果发生了最糟糕的情况,迎来了无法抵御的攻击,我也同意授权前线指挥官可以做出灵活的处置,比如说,宣布广州湾成为不设防城市……”

    ——对于远在万里之外的欧美列强来说,这场陷入僵局的战争都已经让他们如此头疼。而眼下已经挨了四颗核弹的日本帝国,就更是已经快要发疯了:尤其是当中国工农红军提出了他们的谈判条件之后……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