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85章 官道防护林计划上

    快乐的日子,还没有过几天,卢敏来到了大名府。

    胡湘接到消息后,快速的来到卢府。

    “现在天气炎热,你来大名府干啥,”胡湘问卢敏道。

    “你出来,吃香的,逍遥快活,不管我和孩子的死活了,”卢敏埋怨道。

    “看你说的,有那么惨吗!我大哥和二哥一家不也这样吃吗!”胡湘说道。

    “唉,你们省一口,能省多少粮食,我亲家也真是,”卢敏母亲说道。

    “你个妇人,你知道啥,这不是省多少粮食的事,”卢敏父亲对卢敏母亲道。

    吃过晚饭,胡湘和卢敏回到了房间。

    “当着父母的面,我没法说你,我们以后把家安在大名府吧,”卢敏说道。

    “你是我胡家人,在大名安家,外人知道了,还不笑话我,”胡湘说道。

    “谁让你老在大名待着,不回家,”卢敏说道。

    “我是为公事来的,过段时间,就能让你吃到海鱼了,赵宁给吴大元传授了一个捕鱼方法,能捕获到大量的鱼,”胡湘说道。

    “赵宁会捕鱼法!”卢敏疑问道。

    “赵宁生活在江南,会些捕鱼法,不正常吗?”胡湘说道。

    “赵宁,除了变着花样玩耍,会关心捕鱼法,”卢敏道。

    “耳闻目染吧,就好比你,不也懂得驯养马法,”胡湘道。

    胡湘和卢敏谈聊了一会就躺床睡觉了,不过天热难的以入眠,幸好后半夜来了一场大雨,让天气凉爽起来。

    第二天,胡湘和卢敏来到赵宁住处。

    “卢姐姐,你来了,我可想你了,”赵宁说道。

    “唉,不来不行呀!孩子在武安吃不饱,我也天天饿着,像尼姑一样,脸都没有血色,还是大名府好,你看妹妹面色多红润,”卢敏说道。

    赵宁听到卢敏的话,明白卢敏话的含义,于是说道:“今天我让人多做些美食,卢姐姐这段时间别回武安了,”

    “我也想在大名府待,可是官人不让,让我和武安百姓同甘共苦,他却在大名喝酒吃肉,”卢敏说道。

    “我忙完公事就回武安了,”胡湘说道。

    “公事有忙完的时候吗?,幸亏妹妹你来大名了,不然官人就到楚州忙公事了,”卢敏说道。

    “我去府衙一趟,”胡湘对卢敏说道。

    “你到府衙干嘛去,”卢敏道。

    “你来大名的路上,道路两边树木很少,我和你哥商量下,在道路两边载树木,这树木可不是为了乘凉用的,回头我告诉你,”胡湘说完就走了。

    胡湘知道,两女在一起,胡湘根本没法说话,也很容易说错话,干脆离开。

    来到府衙,胡湘和卢明,苏椿说了道路两边栽树的计划。

    “先栽些柳树,柳树插条就能成活,只要不断水。”苏椿说道。

    “在树木还没有长起来的时候,道路两边也要挖大量的陷马腿洞,”卢明补充说道。

    其实对于种树防止骑兵,在宋朝经常见。

    从宋太祖建国伊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他就号召边民植树,《宋史》记载:“申明周显德三年之令,课民植树。”同时还在经济上给予减免赋税的优惠,宋太祖下诏说:“有能广植桑枣,开垦荒田者,并只纳旧租,永不通检。”

    这样做的成效也非常明显,南宋史学家王明清所着的《挥麈后录》中说:“于瓦桥一带南北分界之所专植榆柳,中通一径,仅能容一骑”。

    瓦桥关(今河北雄县西南)一带,地势广平,有利于骑兵突袭,契丹铁骑原来常常从此出入。但此时这里的树木之间的小径仅能容纳一名骑兵通过,可以有效阻滞辽国骑兵推进的步伐,也可见当时植树密度之大。

    宋仁宗时,又命“自保州以西无塘水处,广植林木,异时以限敌马”(《续资治通鉴长篇》)。

    到了宋神宗时期,诏令北部边境地区“人户地内,令自植榆桑或所宜之木,官为立劝课之法。”(《续资治通鉴长篇》),朝廷出台配套政策,鼓励督促边民种树。

    “我们也要建立很多林带,就能防止骑兵快速冲击,”卢明说道。

    “武安也要建立防护林带,”胡湘说道。

    谈聊完栽树计划,胡湘回到了赵宁那院子。

    饭菜已经摆好。

    “我还以为你到兵营吃饭去了,”卢敏说道。

    “我天天在外风餐露宿,脸被嗮的如同老农,到家了不该好好补补,”胡湘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