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卷天启大帝 第七十九章 紫荆城地契 (求收藏)

    第七十九章

    转眼到了天启元年四月,皇帝大婚在即。经过层层筛选,终于从5000名秀女中选拔出了三位德貌兼备的女子。她们分别是李氏、田氏、段氏。刘昭妃命人跑过来询问皇帝,此三人之中,谁可立为正宫。

    原本即便是皇帝,对于这种事情也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念。但是皇帝无父无母,有君临天下,刘昭妃又是受皇帝委托来操持此事,便不得不处处向皇帝请示。

    皇帝沉默良久,竟是讲道:“晚些时候,朕自有吩咐,你且自去。”

    打发了刘昭妃的人之后,皇帝唤来魏忠贤,问道:“王珂现在何处?”

    魏忠贤心中一动,忙回答道:“王珂姑娘现居京师观音寺胡同,皇上这是要去寻她?”

    皇帝没有回答,他站起身,从木匣子里摸出了一份儿被撕碎了的纸张而后装进了袖口。“正宫的人选,朕早在潜邸之时就已经想好了。”皇帝这会儿才朝魏忠贤笑笑。

    魏忠贤忙道:“奴婢这就去准备。”

    皇帝点了点头,吩咐魏忠贤速去准备出宫事宜后,他又坐回炕上,继续看着熊廷弼从前线传回来的折子,熊廷弼现在驻扎在山海关,但是奏报里头已经开始弹劾王化贞了。王化贞因为守广宁城有功,加上内阁群臣及兵部尚书张鹤鸣的大力举荐,已经升任辽东巡抚,兼右佥都御史,成了辽东民政一把手。熊廷弼在奏疏之中痛斥王化贞不听调遣,不能很好的执行自己的三方布置策。按照熊廷弼的构想,广宁城内驻兵虽然有十余万,可这些从辽东溃败下来的残兵败将那还有什么战斗力?所以他主张放弃辽西的其余堡垒,聚集全部兵力驻守广宁城,只要广宁城不破,辽西土地就会牢牢地掌握在朝廷手里。但是王化贞有不同的见解,他将广宁城的十余万驻兵一分为三,一部分驻扎在辽河,因为建州叛军想要继续西侵,就必须渡河,驻扎在辽河可以做到兵法上“半渡而击”的效果;另一部分兵马分别驻守在辽河与广宁城之间的西平堡,镇武堡,镇宁堡等堡垒;最后一部分精锐才被王化贞留在了广宁城内。

    其实在熊廷弼上折子来的时候,王化贞也早早呈上了十几道奏章,王化贞在其中夸耀自己已经在辽河、西平堡跟广宁城连筑了三道防线,再加上朝廷款待蒙古察哈尔部落,得到了林丹汗四十万蒙古兵的协防,现如今的辽西,现如今的广宁城可谓是固若金汤。除了赞美广宁城防线的坚不可摧以外,王化贞还瞧瞧透露给皇帝一项军事机密——他手下的游击将军孙得功已经成功策反了降将李永芳!

    这个李永芳原是抚顺城的守将,官至游击将军,但是后来却率领手下兵卒五百多人投降了努尔哈赤,现如今已经在努尔哈赤帐下做到了三等总兵官,位列汉人武将之首。

    王化贞在奏疏之内甚至窃喜的讲道:“有李永芳为内应,虏贼内情偶有风水草动,臣虽在广宁,亦知之。臣斗胆建言,给臣一年时间编练军队,然后继续款待蒙古察哈尔部落,待一年之后,广宁兵勇操练完备,臣便可挥师渡过辽河,覆灭东虏。届时,臣内有李永芳等降将为内应,外有蒙古林丹汗四十万蒙古兵为外援,手里头又握有十余万大明精锐,何愁贼酋努尔哈赤不束手就擒?”

    皇帝觉得王化贞还真个能臣,竟然可以策反李永芳这个头号汉奸。不过对于王化贞夸下海口,要在明年挥师东进剿灭建州叛军的事情,皇帝却是不以为然。

    努尔哈赤何许人也?

    也是你一个辽东巡抚能够降拿的住的?

    不过对于王化贞在广宁城布置的防线皇帝还是表示肯定的,皇帝毕竟没有经历过沙场阵战,所以到底是熊廷弼聚兵一处,死守广宁城的计策好一些,还是王化贞分兵驻守三道防线效果会好一些,他终究是没个主意。

    放下手中的奏折,皇帝觉得还是等大婚之后,让内阁诸臣跟兵部的官员们前来议一议好了。

    在宫女的伺候下,皇帝换上书生的装束,在魏忠贤跟许显纯等人的护送下,秘密走出皇宫,朝京师观音寺胡同行去。

    叩开院门时,皇帝惊讶的发现,来人竟不是王珂,而是一个青年男子。皇帝瞥了魏忠贤一眼,那表情似乎在讲,你这个老猪猡是不是弄错人家了?

    魏忠贤连忙问道:“你是何人?你怎么会在王姑娘的宅邸?”

    男子瞥了魏忠贤一眼后,若有所思的答道:“在下郭憨,乃是王姑娘的朋友,不知道几位如何称呼?”

    魏忠贤怒道:“朋友?王姑娘一个清白女子,何时有你这么个朋友?王姑娘何在?可在家中?”

    自称郭憨的男子笑道:“王姑娘就在家中。”

    魏忠贤闻言大怒,“胡闹,孤男寡女独处一室,还大门紧闭,这成何体统?”

    郭憨嘿嘿笑道:“这位公公请不要误会,在俺们江湖儿女眼里,没那么多礼教说教。王姑娘在我眼里可是了不起的女侠,寻常礼教又怎能约束一位响当当的女侠呢?”

    皇帝眼前一亮,他指着郭憨笑道:“你说的极是。别说礼教约束不了她,以她的脾气秉性,恐怕就是皇帝的谕令也奈他不何。”

    郭憨深深的看了皇帝一眼后,缓缓跪倒在地道:“草民郭憨见过圣上。”

    皇帝笑了笑,一把抓住郭憨的手,将他扶起身来,问道:“你是如何洞悉朕的身份的?”

    郭憨忙道:“草民知罪,不当妄加揣测。可是这位公公的长相实在是惹眼,国朝上了年纪的男子,哪有不蓄须的?可这位公公年过五旬,却面白无须,所以草民断定他是一位公公。出行能有公公相伴,且气宇轩昂,眉宇之间贵不可言的男子,不是皇上,又会是谁?”

    皇帝哈哈笑道:“不愧是锦衣卫,小嘴可真甜。”

    随着皇帝话音落下,郭憨面色大变。

    皇帝耸耸肩,靠

    近他的耳朵,轻声说道:“你猜中了朕的身份,朕也揣测你一下,算扯平了。”话音落下,皇帝绕过身体僵硬的郭憨,走进了这座王珂起居的宅院。

    魏忠贤、许显纯等人拉住想要跟过去的郭憨,喝道:“在此候着,皇爷可不希望被人打搅。”

    郭憨咬咬牙,只得收住脚步,站在了院落里,不敢近前。

    走进堂屋,皇帝惊讶的发现里边竟然供奉着任大侠的灵牌,而王珂亦是披麻戴孝,跪坐在灵牌之下。见到皇帝之后王珂说道:“丧服不详,请恕民女不能见礼了。”

    皇帝不知可否,他坐在堂屋摆放的椅子上,问道:“外头那个郭憨怎么在你这儿?”

    王珂答道:“他是民女的朋友,亦是师兄的朋友,此次前来,是为了吊孝。”

    皇帝笑道:“你师兄都死了三四个月了吧?他怎么才来?”

    王珂不悦的说道:“你好多心,他能赶来吊孝,就已经尽了朋友的本分,你还好苛求什么呢?”

    皇帝呵呵直笑道:“之所以郭憨今日才能赶来吊孝,是因为这段日子,他远在辽东,被军务所累,分身乏术。”

    王珂蹙眉,“你到底在说些什么?郭少侠去过辽东?被军务所累?郭少侠可不是官兵!”

    皇帝说道:“他当然不是官兵。”顿了顿,皇帝又笑道:“郭憨可是个能吏,与乱军之中,替朝廷救下了一位封疆大吏嘞。”

    “去辽东之前他仅仅是个锦衣卫千户,但现在已经在骆思恭的举荐下,升任了镇抚使,这可是从四品的大官儿啊。”

    王珂惊呆了,她慌乱的嚷道:“你不要胡言乱语!我们江湖中人最恨锦衣卫跟东厂,郭少侠为人忠义,侠肝义胆,就连师兄生前也对他大加赞赏,他怎么可能是锦衣卫!”

    皇帝高深莫测的笑道:“你师兄也许正是因为遇人不淑,才惨遭杀身之祸的呐。”

    王珂沉默了,她本能的不愿意相信皇帝的话,可是理智又告诉她,皇帝没有理由欺骗她。

    “好了,朕来,并不是为了这个小小的镇抚使。”

    皇帝展开折扇,直勾勾地盯着王珂,说道:“这个月朕就要大婚了。”

    王珂点点头,这件事已经穿的沸沸扬扬,京报纸更是连篇累牍的大书特书——圣上大婚,欲赦天下!

    “可你也知道,朕的心意始终不在那些胭脂俗粉们的身上。”

    皇帝笑道。

    王珂眉头微颤,她答道:“可皇上也应该知道,民女忍受不了深宫的寂寞。”

    皇帝笑道:“有朕在,你怎会寂寞?再者说,朕知道你是个女侠客,自由自在惯了。朕可以法外开恩,准你婚后自由出入宫闱就是了。”

    皇帝的大度令王珂大感意外,但正是这种妥协令她心存疑虑。

    “皇上,世间多少痴女子,都是上了你们男人蜜语甜言的当?有道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你是皇帝,身边总少不了色艺双绝的女子,而民女总有一日会年老色衰,到那时圣眷不在,为之奈何?”

    皇帝点点头,王珂的话倒是真理,哪个男人不想着家里红旗不倒,窗外彩旗飘飘?更何况他还是人世间的帝王?不知道有多少女子挖空心思想爬上他的床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