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卷天启大帝 第一百一十九章 广宁之战(一)

    第一百一十九章广宁之战

    大明天启元年末,辽地的形势已经万分危急,严冬席卷天地,就连太阳普照下来的光亮也如同冰雨般刺骨。

    熊廷弼与一众将校出城巡视,一路无话。辽西本就是贫瘠之地,现在又因为狼烟四起,老百姓们死的死,逃的逃,荒地是一片连着一片,熊廷弼望着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指着辽东的方向对诸将说道:“毛文龙在辽东搅动风云,不过区区数千人马,就收复了几十座城池,着实在朝廷面前露了把脸,将咱们都给比下去了!”

    中军游击孙得功忙道:“假如没有经略大人镇守广宁城,牵制着建奴的主力,毛文龙哪能这么威风?”

    熊廷弼说道:“将士们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可笑啊,朝廷里那些满腹经纶的大学士们却楞是悟不透这一点儿。几个月来,兵部已经下了好几道申斥本府的公函啦,无一例外,都是拿毛文龙来恶心本府!哼,肉食者鄙啊。”

    中军游击祖大寿说道:“不满熊大人说,其实一直以来末将都对这个毛文龙颇有微词。镇江城一战,他才杀了几个建奴?愣是被朝廷给封了个总兵官!是,他毛文龙的确有些胆色,能够在辽东沦陷区杀他个三进三出,可是他完全是为了向朝廷邀宠,丝毫不顾及后果。每当他从海上拥兵切入辽东,策动百姓同建奴做过一场后,待建奴大军赶到,他毛文龙脚底抹油跑路,可被他策动的老百姓只能束手就擒,被建奴屠戮殆尽!熊大人,与其说这毛文龙的军功是拿建奴的人头换的,还不如说是那辽东的百姓的性命换来的,这样的军功,俺祖大寿瞧不上眼!”

    对于毛文龙,熊廷弼向来是厌恶的,没有别的原因,单单一个王化贞的爱将这个标签就足以令熊廷弼疏远毛文龙。所以听祖大寿立场鲜明的痛斥毛文龙,熊廷弼不禁心情大悦,他指着祖大寿说道:“祖将军快人快语本府喜欢。做将军嘛,就应该像祖将军这样,豁达豪爽,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总不能跟朝廷里那帮腐儒似的,说话颠三倒四,而又不三不四,上误国家,下害庶民。”

    熊廷弼等人浩浩荡荡,来到附近山泽,射杀了许多野兽。熊廷弼命令兵将下马烹饪猎物,生火取暖。熊廷弼此人生的孔武有力,虎背熊腰,且精通骑射,所以他向来喜爱狩猎,往往能够同武夫们打成一片,这在明朝文官内部的确属于一个异类。

    坐在一张胡床上,熊廷弼抬手靠着火,对诸将问道:“这些天,兵部往来于广宁的公函,除了拿毛文龙恶心本府外,还常常要求本府分兵驻守西平等堡垒,将防守建奴的防线从广宁城推进到辽河沿线,这是王化贞的法子,看来王化贞被皇上召回京城以后,并没有消停,仍在各部堂之间,积极走动嘛。”

    顿了顿,熊廷弼接过来一个烧熟的果子,咬了一口后笑道:“兵部尚书张鹤鸣似乎被王化贞灌了迷魂汤,总是不厌其烦地催促本府恢复辽河防线,诸位将军可有指教?”

    孙得功瞥了眼欲言又止的祖大寿,生恐祖大寿继续赢得熊廷弼的欢心,便先声夺人道:“经略大人,兵法有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朝廷的诸公不熟悉辽地的情况,所以才会胡乱指挥,听信王化贞的一派胡言。经略大人只要据理力争,说明事实,想来朝廷会体悟经略大人的苦心的。”

    祖大寿闻言,微不可察的讥笑一声。

    果然,熊廷弼不悦的望着孙得功说道:“本府记得王化贞在广宁城的时候,最信任的将领可就是你孙得功啊?还真是人走茶凉啊。”

    孙得功面色一白,没料到这一记马屁竟然拍在了马蹄子上,实在是失策。好在孙得功经验丰富,他连忙解释道:“经络大人误会了,我这个人向来是对事不对人!王巡抚在任时的确对卑将很关照,可卑将始终谨记朝廷的教诲,不敢结党营私。王巡抚虽然多次想要笼络卑将,但都被卑将严词拒绝了,卑将绝不是王巡抚的人啊,还请经略大人明鉴。”

    熊廷弼见孙得功求胜欲极强,也不愿意难为他,毕竟大战在即,团结部属,上下同欲才是最重要的。

    熊廷弼叹了口气道:“广宁城距离辽河二三百里,放弃辽河,西平堡防线,就等于放弃了辽河以西,广宁城以东的数百里方圆的大明疆土,平心而论,本府是相当自责的。可真能像兵部张鹤鸣之流说的那样做吗?分兵数万驻扎在辽河、西平堡,固然面子上好看,至少照顾到了这方圆数百里的疆土,可是一旦建奴挥兵西进,渡过辽河,兵围西平堡,咱们广宁城要不要分兵前去驰援?假如派兵驰援的话,中了建奴围城打援的奸计又当如何?假如不派兵驰援,则西平堡数万兵马必然全军覆没,广宁城内兵勇必然不战先怯,日后建奴挥师广宁,恐有不战而溃败之忧虑。”

    “自万历末年起,贼酋努尔哈赤率领他的铁骑,纵横在奴儿干都司辽阔的白山黑水间,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且不说与menggu、海西女真之间的部落战争,就是跟天朝作战,也是无有败绩。”

    “万历四十六年,丢抚顺、清河及周围十数城。”

    “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败,各路王师尽皆胆寒。”

    “之后又历经开(原)铁(岭)

    之战、辽(阳)沈(阳)之战,我天朝近三百载积威,已在建奴的铁蹄下一朝扫地。”

    “再败下去,王师的脊梁骨都要被建奴打碎了,到时候我天朝的军队见到建奴的骑兵就胆寒,就哆嗦,到时候一切都难以挽留了,到时候就真的大势已去了!”

    “所以说广宁城太关键了,咱们不能再败下去了。”

    熊廷弼目光灼灼的向诸将说道:“只要咱们守住广宁城,那便是在辽西站稳了脚跟,只要辽西还在朝廷手里,建奴无论如何也不能静下心来经营辽东,只要建奴不能利用辽东之地之民供养他们的军队他们的城寨,那么穷其一生,建奴也不过是塞北menggu察哈尔部、喀尔喀部之流的游牧政权,永永远远也别想动摇天朝的根基,永永远远也成不了大气候。”

    接着,熊廷弼话锋一转,面色严肃的说道:“可假如广宁城丢了,辽西之地被建奴获有,则建奴便可以腾出手来经营辽东,辽东毕竟有着国朝二百多年的经营,那里的土地,那里的民众都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日后辽东会源源不断地给建奴提供粮食、铁器、财赋乃至兵员!辽东可是有着一百多万民众的啊,而且这一百多万还只是登记在册的人口,事实上由于富贵之家,常常隐匿人口,实际上辽东之地的百姓应该在三百万到五百万之间,即便经过数场大战,民生凋敝,生灵涂炭,辽地也应该保有百余万民众,这些人假如建奴能够有效的管理,仿照国朝礼法制度经营的话,那么建奴将很快跟塞外menggu的察哈尔部、喀尔喀部拉开距离。有了辽东输血的建奴,无论军事还是经济势力都将数倍十数倍的增长,到时候,在想要平定建奴可就难如登天啦。”

    熊廷弼的一番高谈阔论可谓振聋发聩,听得在座的诸将尽皆面色肃穆。

    “所以,广宁城打死都不能丢!”

    熊廷弼站起身来,他又一次指向辽河方向,说道:“朝廷的肉食者们只看到了我熊廷弼丢掉了辽河以西数百里方圆的疆土,却没有看出来这世上的事,总是有得有失。咱们的兵力本就捉襟见肘,再分兵驻守辽河诸堡垒,肯定会被建奴逐个击破。所以咱们只能握紧拳头,固守广宁而已。”

    今天的狩猎活动,本就是为了团结部下,统一思想,熊廷弼这一番精辟的言论过后,诸将无不拜服,至此,熊廷弼才满意的点点头,下令尽快用膳,而后打道回府云云。

    ……

    因为天启皇帝撤换掉王化贞,致使毛文龙提前拥兵光复了南卫诸城池,这一军事行动,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原本既定于天命六年正月的军事行动,被努尔哈赤提前了数月。他不得不这么做,因为他急需攻破广宁城这个心腹大患,然后腾出手来捏死毛文龙那支“跳蚤”部队。虽然毛文龙的部队不多,杀伤力有限,可他就像一只小跳蚤一般,折腾的后金政权从上到下浑身不自在。

    南卫的数十座城池,虽然比不了辽阳沈阳这些大城池,但是对于后金政权的权贵们来说,他们即便战胜了明国也分不到辽阳、沈阳这样的大城池,所以向南卫那些城池照理说努尔哈赤会分封给有功的将士、权贵们,将那里的老百姓变做包衣奴才,将那里的财富聚敛过来,奖赏他们,可是被毛文龙这么一搅和,后金政权的权贵们打了胜仗,却分不到好处,自然就有了怨言。

    八旗兵的骨干就是由这些贵族、权贵们组成的,因而就是雄才大略如努尔哈赤也不得不向这些既得利益者们妥协。虽然努尔哈赤自觉攻克广宁城的时机尚未达到,可是迫于内部权贵、诸子诸将们的请战压力,努尔哈赤还是决定冒一次险,提前两到三个月发起广宁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