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卷天启大帝 第三章 萨尔浒之败的真正原因

    第三章

    天启帝面色狰狞的盯着杨镐,怒喝道:“杨镐,你好大的狗胆!你一介屡战屡败的庸臣庸将,竟敢弹劾李成梁那般的盖世名将名帅?你可知道满朝士林是如何评价李成梁李伯爵的?”

    闻言,杨镐面如死灰,他几乎是从牙缝之中挤出一串字眼道:“边帅武功最盛,李宁远伯也,有明一来二百余年未有能与之媲美者。”

    “那你可知道士林上下对你杨镐的评价?”

    天启帝咆哮道。

    杨镐惨笑道:“镐固庸人,且老矣,治兵年许,无所经理。生平屡有败绩,一无是处,百无一用。”

    “既然你都知道,为何还敢弹劾李成梁?”

    天启帝怒道。

    杨镐哭泣道:“臣...臣自知用兵无方,拖累社稷,遗祸兆民,万死难辞其咎!可臣死则死矣,却是不敢不竭尽愚忠,斗胆进言啊陛下!陛下!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陛下,您就听老臣把话讲完吧,陛下——”

    天启帝冷哼一声,坐了回去,然后不咸不淡的答了句:“你说吧,如若被朕听出来是有心栽赃陷害,那么就休怪朕翻脸无情了。”

    随着天启帝话音落下,杨镐总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伴君如伴虎了”。自打他入宫面圣以来,天启帝对他的态度已是数度改变。

    刚见他时,天启帝亲手将他扶起,不可谓不礼遇恩宠;

    可当他开口攻讦东林党人的时候,却又被天启帝厉声呵斥,好感全无!

    不过等到他开始给天启帝详谈辽东局势以及为国举荐人才的时候,天启帝先是赐座,复又赐盏赐茶,再次展现了帝王的胸襟与宠命,似乎他杨镐又一次简在帝心了。

    但是现在,当他又一次提出弹劾意见的时候,皇帝又起了雷霆之怒。

    如此短短几炷香的时间内,天启帝对杨镐的观感从喜到厌,从厌到恼,再从恼到喜,最后又转喜为怒,真可谓天下难测者,无过于帝王心术也!

    领教过新皇帝的心术与脾气后,杨镐怎敢不慎之又慎?他战战兢兢地禀告道:“臣此次经略辽东,虽然耻辱的败在了东虏手中,丧师辱国,但也并非全然没有收获。”顿了顿,杨镐终于抛出了自己的观点,“臣已经已经查明,萨尔浒之战,辽东总兵李如柏,私通东虏,售卖情报,有意令我大明败北!”

    天启帝勃然变色道:“什么?你是说萨尔浒之战,是因为李如柏的叛国所致?”

    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天启帝再也坐不住了,他站起身来,在暖阁内来回踱步,朝杨镐怒喝道:“杨镐此事干系之重,你真的明白吗?”

    杨镐诚惶诚恐,匍匐在天启帝脚边,答道:“正是因为干系重大,颇有危言耸听之虞,臣才犹豫至今。”

    闻言,天启帝点了点头,更加肯定这个杨镐的确有点儿参谋的才干。

    “李如柏叛国,以致有萨尔浒之败?你可有罪证在手?”

    天启帝问道。

    杨镐惨笑道:“辽东将门李氏,打李成梁开始,其下李如松、李如柏、李如梅没一个纨绔庸才。更何况他们一家自打隆庆年就开始在辽东经营,现如今的辽东早已是他们辽东将门的辽东啦。臣外调*经略之臣罢了,又怎能从铁桶一般的辽东将门手中,搜罗出他们私通东虏、养寇自重的罪证?”

    天启帝冷笑道:“不能吧?世人都说你杨镐跟辽东将门关系匪浅,特别是跟李如梅相交莫逆。朕听锦衣卫奏报言及过壬辰战争中的一桩趣事。”话音落下,天启帝从书匣子里摸出一封书信,打开以后念道:“蔚山之战。镐与总督邢玠、提督麻贵论及讨倭方略,制命王师四万分三协进讨,副将高策率领中军,李如梅领左军,李芳春、解生领右军,合攻蔚山。镐与如梅素来交好,时值游击陈演连克蔚山倭军防线,镐无意使陈演功勋盖过如梅,急令鸣金收兵。如梅至,蔚山倭军重整旗鼓,王师屡战不克。不日,倭军援兵至,王师随溃败百里,死伤不可料矣。”

    天启帝盯着面如土色的杨镐,问道:“杨卿,可有此事?”

    杨镐恸哭道:“臣死罪,臣死罪。”老头子连连叩头,磕的额头破裂,鲜血直流,“臣老迈昏聩,一时糊涂,竟是着了他们的道儿。是臣用人不察,臣原以为辽东李氏满门忠烈,尽皆孤胆忠臣,可是岂料他们内部早已烂透了,而宁远伯李成梁也早没了壮年时的进取之心,他满心思都是如何在官场上钻营,如何将官位越做越大,如何一如既往的垄断辽东之利罢了。”

    辽东之利?

    天启帝困惑的问道:“东虏未兴兵前,辽东虽不至于满目疮痍,但也绝非富庶之地。李成梁能从辽东获得什么利好?”

    杨镐道:“辽东既是兵家必争之地,那么自然颇多利好,且听下臣一一道来。”

    杨镐答道:“李成梁走马上任之前,辽地正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冲击,总的来说就是辽西手到蒙古诸部落的威胁,辽东则受到女真诸部族的劫掠。在李成梁东征西讨之前,他的十数位前任,大都战死在蒙古与女真部族的铁骑之下。”

    “李成梁的确是罕见的兵家高足,不世出之名将!打他上任以来,利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多次获得捷报:有的是长途奔袭,有的是据险设伏,有的是直击对方大本营的“捣巢”行动,也有在退军中掩杀而取得的胜利。”

    顿了顿,杨镐竟是将李成梁的战绩一一口述出来:“万历二年,攻破建州女真王杲,先后斩首千一百余级,毁其营垒而还。后王杲被海西女真王台擒获献于朝廷,被斩。

    万历六年十二月,直捣圜山破土蛮速把亥联军。斩首八百四十,获马千二百匹。李成梁封宁远伯,岁禄八百石。

    万历七年十月,土蛮速把亥率四万骑再次犯边。戚继光率军北援,敌退。李成梁出塞二百余里,直抵红土城,大败土蛮,斩首四百七十。

    万历九年正月,土蛮联军十万进攻广宁。李成梁率轻骑从大宁堡出塞四百余里,至袄郎兔双方决战,击败土蛮。李成梁退时,土蛮军来追。李成梁反击将其击溃。前后共斩首三百四十。

    万历十年三月,土蛮速把亥入犯义州。李成梁率军设伏镇夷堡,李成梁的干儿子李平击杀了为害辽东二十年的土蛮首领速把亥。

    万历十一年初,李成梁出塞,败建州女真阿台(王杲之子)于曹子谷,斩首一千有奇,获马五百。后攻破古勒塞,射死阿台,献首二千三百。至此,建州女真王杲部被灭。

    万历十二年,李成梁用计歼灭叶赫部首领清佳砮、杨吉砮。

    万历十三年二月,速把亥之子把兔儿,率数万土蛮联军入掠沈阳被李成梁军大败,斩首八百余。

    万历十六年五月,李成梁率师攻打海西女真卜寨部,斩首五百余级。卜寨等请降,发誓不复叛。”

    “至此包括包括‘长昂、小歹青、把兔、炒花、花大、伯合、猛骨勃罗、那林勃罗、卜赛’等蒙古部落以及‘建州、海西’等女真部族无不胆寒,鲜有继续与我大明与李成梁为难者。”

    “可是随着战场的胜利,李成梁在官场也不断得势,从此他结交权门和朝廷的官员。李成梁贵极而骄,奢侈无度,全辽的商民之利他都揽入自己名下。”

    “陛下,李家在辽地肆无忌惮的倾吞官屯田地,兼并百姓田宅,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旁的地方百姓被夺走田宅,还可以到官府打官司,可在李成梁只手遮天的辽地,却委实走投无路啊。更何况辽地多军户,军户者半军半民,本就不归地方官府管辖。所以李家欺压起辽地军户百姓更是有恃无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