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卷天启大帝 第十二章 皇祖的遗产

    何可纲纵马回了自己的西直门千户衙门,坐在后院,何可纲唤来小妾,给泡了壶茶水。几杯热茶下肚,何可纲这才缓过神来。他一边享受着小妾给自己按摩,一边回忆着刚才发生的一幕幕。

    就在他率兵捉拿闹事的举子、秀才们前,魏忠贤亲自来到他的衙门,宣读了圣旨。这不是何可纲第一次见到魏忠贤,记得上一次相见还是在两年前,在盛宣坊的拍卖行里。

    皇帝亲自下旨或者说是被魏忠贤蛊惑下的圣旨,总之这个圣旨是落在了他何可纲的头上。圣意让他何可纲作甚呢?

    解围!

    解帝师徐光启之围。

    并且在圣旨上皇帝着重画了知识点,命何可纲不必因为索要擒拿的对象都身负功名而束手束脚,一定要雷厉风行。火速将此风波镇压下去,以免被有心人利用,成愈演愈烈之事。

    “唉~”

    何可纲叹了口气,“这一次算是有负圣意啦。”

    他独自摇了摇头,又想起了顺天府巡抚顾秉谦的话,是啊,顾秉谦可都已经拿出了“辽王与张居正的故事”来敲打他何可纲了。何可纲可不是寻常武将那般五大三粗,他何可纲可是读过书,考过功名的,向来自诩儒将,又怎会不明白其中的深浅?

    如若这一次他对这帮举子、秀才们真的是丝毫不留情面,那么日后这帮人但凡有一两个熬出头,成了宰辅权贵,那么回过头来整治他何可纲还不是易如反掌?

    虽然何可纲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但是作为一个深受儒家忠君爱国思想熏陶的将领,这种违背圣意的举动令他十分不安,也极为自责。

    正在此刻,又旗牌官慌张的跑进来,跪倒在何可纲身前,嚷道:“大人,那位魏公公又来了!”闻言,何可纲吓出了一身冷汗,倒不是说他害怕魏忠贤,而是心虚啊,毕竟前一刻还自责着之前的事儿嘞。何可纲连忙挥手赶小妾离开,而后有匆忙穿上官服,他问道:“魏公公手里可握有圣旨?”

    旗牌官不假思索地答道:“不曾见到。”

    如此何可纲心神稍定,待穿上官服后,就急匆匆地将魏忠贤迎接进来。魏忠贤在西直门门千户衙门大堂坐定以后,朝何可纲笑道:“何大人,恭喜啊,你就要高升了。”

    何可纲不苟言笑,拱了拱手,抱拳道:“区区在下不敢居功。”

    魏忠贤和蔼的笑道:“何大人怎么跟那帮文人似的,婆婆妈妈,忒不爽利。这回你把事办得漂漂亮亮的,皇上很欣慰,升你的官也是你当得的。”话音刚落,魏忠贤便是话锋一转道:“何大人,你可知皇上为何单单器重你呢?京师能办这件事的门千户衙门不知凡几!为何单单挑了你西直门的何可纲呢?”

    何可纲面色微变,忙道:“还望公公指点,赐教!”

    魏忠贤呵呵笑道:“还不是上一回你护驾有功!这一桩桩一件件皇上可都记在心里呐,跟明镜一样。”

    闻言,何可纲连忙跪下,道:“皇上圣明,赏罚分明,末将拜服。”

    魏忠贤连忙将何可纲扶起,眉眼中尽是笑意道:“皇上对你很是器重啊,拔擢你为羽林卫统领,并总领京师巡警守备事务!如此以来,京城内金吾卫、羽林卫等一十九卫可都归你何大人一人节制了。这可是个了不得的职位啊。”

    何可纲连忙表忠心,一通的肝脑涂地的话云云。

    魏忠贤摆了摆手从袖口内摸出一封信纸来,道:“此乃皇上御笔所书,你且看看吧。”

    见状,何可纲忙跪下将信纸接过,可凑到眼前瞧看时,却是惊吓的面无血色!只见信纸上写道:“何将军忌惮书生们有鱼跃龙门之日,难道就不惧朕的天罗地网吗?”

    皇帝这句话的前半截是在暗指何可纲今日对举子、秀才们手下留情一事,后半截话中的“天罗地网”应该指的是天子耳目、天子鹰犬——锦衣卫!

    瞧见这句话后,何可纲肝胆俱裂,面无人色。心中有一个炸雷般的声音叫嚷道:完了!锦衣卫将今日之事和盘告知了皇上,皇上已然知道我在尽王事的时候存了私心!

    魏忠贤虽然不知道皇上写了些什么,但是从来时皇上的言语神态间,他也已经猜出了个大概,此时见到何可纲心神失守,面如土色,更是坚定了心中的那份猜测。

    魏忠贤意味深长的说道:“何大人,你已站在了船头,可心还留在岸上,那怎么行呢?咱家给你交割心吧,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秦时赵高指鹿为马,赵高令坚持鹿是鹿者出列站在一排,令坚持鹿是马者出列,又站成一排。何大人,假如是你,你站那一排?”

    话音落下,何可纲已是颤栗的无法言语。

    魏忠贤知道皇帝颇为器重此人,知道他日后必然飞黄腾达,便索性卖他个人情,道:“何大人,领兵打仗,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咱家不如你。可是这权谋诈术,选边站队,十个你何可纲也未必比得了咱家啊。”顿了顿,魏忠贤又道:“今日逮捕那七八百名举子、秀才,你何可纲就已经得罪了整个士林官场,现如今在他们的眼中,恐怕你何可纲已经跟咱家,跟骆思恭一样,成了令士林不耻的天子门下走狗了吧。”

    何可纲瞪大了眼睛,倒吸了口冷气,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陷入了一场漩涡与阴谋之中。

    “士林再也容不得你何可纲了。如若还想上进,还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飞黄腾达,衣锦还乡,就只能死心塌地的做天子手中的刀!所以,咱家劝你,还是断了对士

    林的念想吧,他们是不会跟你为伍的。”话音落下,魏忠贤起身离开,他在走出房门前,回眸瞥了何可纲一眼,心中偷着乐。因为从何可纲的身上,他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是啊,曾经的魏忠贤不也时常被今上拿出来顶包?将得罪文官们的事全都包揽了过去,着实吸收了一大波仇恨。越是被士林,文官们仇恨,他魏忠贤就只能越紧紧的抱住皇帝的大腿,否则一旦圣眷不再,便会被文官们撕成碎片!

    魏忠贤不像成为碎片,恰恰相反,他还不止一次地像把别人撕成脆片,比如他的前辈,大太监王安!

    现在皇上的一纸诏令,便将何可纲推到了士林跟文官们的对立面,那么何可纲为了抵挡文官们的敌对与弹劾,就只能更加卖力的为皇上进忠,获得圣眷,才能自保。

    真是高明的权术。

    文官们越是恨何可纲,何可纲就只能更加忠心,得以自保!

    魏忠贤眼睛越来越亮,从中学会了很多东西。

    当魏忠贤回到乾清宫的时候,发现皇帝正乐不可支的瞧着手中的折子。魏忠贤笑道:“奴才回来了,皇爷,何事如此开心啊,能让老奴也沾沾喜气吗?”

    皇帝咧开嘴道:“朕想着大婚的日子就要到了,宫中各项开支必然靡费不少,便让王安将近些时日宫中用度列个单子来,没成想竟花费了小五十万两的纹银!”

    闻言,魏忠贤困惑了,花了这么些钱,是个坏事啊,皇上为何还那么开心呢?

    皇帝笑道:“朕原以为是王安贪墨了不少,便唤他前来问罪。接过王安一项一项的花销算下来,数目分文不差。于是朕便急了,如今天下用钱的地方多如牛毛,特别是辽东用兵更是个天大的窟窿!朕的龙内裤破了都只能打个补丁,舍不得换新的,这五十万两银钱谁出啊?谁能出得起?”

    “不料王安却说朕的内孥之中,藏银二千八百余万两!”

    魏忠贤面色大惊,“二千......二千多万两白银?”

    皇帝笑道:“本来是有三千多万两的,但是被先帝爷发内孥犒赏九边,花了两百多万两,朕即位以来又花费不少。而这些家底都是皇祖爷积攒下来的。”

    魏忠贤面皮一抽,两千多万两白银对于明朝来说可谓是极其庞大的一笔银子。因为天启朝这会儿全国的税赋每年也就五百万两左右,如若逢上饥荒年、战争年,去除免征、少征、赈济的银钱,每年税赋可能连三百万两都不足。当然,这里的税赋仅指的是户部国库的税收,而不包括皇帝内孥的收入。

    明朝皇帝的内孥也就是皇帝的私人小金库的银钱来源主要是:口赋(人头税)、皇庄土地的收入、苛捐杂税、卖官粥爵、抄没贪官污吏的家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