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54章 边打边谈

    自两江军队开始攻略北圻南部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便取得了卓越的战果。

    至4月25日晚,北圻的法军被分割包围在了河内、山西和宣光几个孤立的地点,相互之间的联系也已经被切断。

    在此期间,法军从南圻和安南抽调了兵力,试图打通与北圻的通道,对其进行增援。

    但北上的法军却被挡在了马河以南的清化地区,始终未能突破两江军队,以海军陆战队第二联队为核心组成的防线。

    眼见着北圻的形势急剧恶化,法国政府也是十分焦急。恰巧此时,英国和德国政府送来帮助,提出愿意为交战双方进行调停。

    对此,法国人自然乐意。

    德英两国当然也不是什么“老好人”,他们之所以主动出面,其本因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打着算盘。

    由首相冯?俾斯麦领导下的德国,在普法战争取胜后,就一直致力于孤立法国,同时缓和德法之间的矛盾。

    而在法国向欧洲以外的地区进行殖民扩张时,德国则保持着十分支持的态度。

    因为这样可以分散法国在欧洲的注意力,免得其总是将心思放在对德国的仇恨之上。

    当眼下法国人在越南陷入困局,急需寻求其他方式来脱身之时,德国也是出于改善与法国关系的想法,愿意伸出“援手”。

    至于英国,在法国最初入侵北圻时,也是乐见其成的。

    因为这样可以转移法国人的视线,缓解双方间,在北非地区因为埃及问题产生的紧张局势。

    当然前提是,法国在越南的扩张,并不会影响到英国的殖民利益。

    但是随着战事的延长和不断扩大,对周边的贸易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却是英国人不愿意看到的。

    与此同时,由于北圻战场上出现的种种状况,让同为大清藩属却遭到英国入侵的缅甸,看到了希望。

    缅甸贡榜王朝因此多次向清廷求援。甚至还秘密的向法国寻求同盟,玩起“以夷制夷”的手腕。

    英国人对于这些,自然都保持了高度的关注和戒备,想尽办法进行破坏。

    此外,在1884年至1885年初时,沙俄也在亚洲地区进行了新一轮的扩张,包括朝鲜和中亚地区。

    尤其是中亚,沙俄在与阿富汗的冲突中取得了成果,不断的向南推进。

    而阿富汗本就是英国觊觎之地,其南边更是大英帝国的核心殖民地,被誉为英王“皇冠上的明珠”的印度。

    英国与沙俄的关系,也因此骤然紧张,双方间大有为此展开一场大战的趋势。

    英国政府甚至已经在议会中,讨论战争拨款的问题,并开始制定对沙俄的作战计划。

    在这些情况下,英国人在有了更为紧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后,不愿节外生枝,希望越南的局势尽早了结。

    两江方面,其实也并没有关上和谈的大门。现在既然有人出面调停,反倒是件好事,便表示愿意给这个面子,重启谈判。

    不过对于法方提出的,先停火的要求,两江却坚决予以拒绝。谈可以,但只能是边打边谈。

    于是在中间人的说和下,双方定下将各自派出全权代表,前往加尔各答进行新一轮的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