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7章 姑苏城外的缠斗

    为了缓解局势,尽可能想办法摆脱困境。陈济怀已多次组织召开军事会议,研究解决办法。

    一位名叫刘茹昌的年轻营官,提出了一个计划。即派出一支部队,前插至太平军后方进行袭扰,重点是打击其粮道补给。这样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商团在正面战线上的压力。

    陈济怀听后,觉得这个计划可行,便让众人又对之进行了一番研讨和完善。在决定选择派哪支队伍去执行这个任务时,陈济怀将目光投向了昆山。

    昆山,位于常熟和苏州之间的阳城湖以东。这里驻扎着商团第七团第二十六营。原本陈济怀将这个营布置在这里,是用作接应和保护后方安全的。

    但常熟那边始终未遇敌军,而苏州这边的太平军也只是一心一意的跟商团打阵地战。所以二十六营一时间竟无所事事。既然如此,陈济怀就决定派他们出去,活动活动筋骨。

    二十六营的行动,基本是按照拟定的计划进行的。

    他们斜插入太平军战线的后方,对望亭镇、新安镇等运河节点进行了袭击,烧毁了太平军大批的粮草和物资。在返回的途中,还击溃了遭遇到的,太平军一支两千多人的队伍。

    整个行动过程,自出发到返回驻地,共历时六日。而二十六营自身,未受多大伤亡。

    这对太平军的士气,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由于袭击造成了前线补给的短缺,李秀成不得不暂停了作战行动。直到恢复供应后,才重新组织新的攻势。

    为了加强后路的安全,防止再次发生类似情况,李秀成还为此分出很大一部分兵力,加强补给线的戒备。这自然又减轻了商团正面的压力。

    因为这次袭击行动产生了不错的效果,陈济怀重赏了刘茹昌。

    就这样,太平军与商团激战了数月。双方始终缠斗于苏州城的外围,在一些重要的据点上,甚至进行了反复争夺,经常出现数次、十数次的易手。

    到八月初的时候,北路的太平军终于结束了在江阴的战斗,开始进攻常熟。借此势头,李秀成也趁机对苏州又发起了一轮猛烈的攻势。

    但陈济怀调度守军,还是顶住了太平军的这波进攻。苏州城外的战略要点,大多仍掌握在商团手中。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军始终无法直接攻击城池。

    又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太平军进攻苏州,已经累计付出了近两万人的伤亡,却还没摸到苏州的城墙。

    李秀成的耐性也终于被耗尽。他离开了东征前线,返回天京,准备投入到太平天国其他方向的战事中去。

    虽然进攻苏州的兵力并未削减,但主将离开后,接替者并无更高的积极性。太平军进攻的势头,终于缓了下来。苏州城也暂时熬过了这段艰难的时期。

    暂时松下一口气的陈济怀,也得以抽出更多精力,去关注一下苏南防线另一处的战况。而此时常熟那边,早已陷入了太平军的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