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75章 第一次整军案

    光绪十二年时,就在两江防卫军陆军进行了大规模的编制改革后不久,海军陆战队也进行了类似的整顿,而且调整的程度更为彻底。

    原本在体制上师从陆军的陆战队,在经此变革后,其编制已经与陆军截然不同了。

    新编制仍然采取以四单位制为主体的结构,取消了“支队”级单位,而是与“中队”级进行了融合,并在最上级增设了“纵队”级单位。

    调整后,海军陆战队各级单位的编成,大体如下。

    最基层的是小队,由十二人编成。以一名军士长任小队长,配有一名小队副和十名士兵。

    小队之上即为中队,由一名中尉任中队长,另设有中队副一名。

    中队内辖有四个小队,还包含有负责通讯和其他杂务的直属勤务兵,共计五十四名官兵。

    中队之上为大队,共编有四百九十余人。

    每个大队设一名少校大队长,另有大队副一名,多名参谋,一个班级别的勤务队和四个中队,并编有一个类似陆军排级别单位的机关炮队。

    大队以上就是联队,由一名上校担任联队长,另设联队副和参谋长各一名,以及若干名参谋。下辖四个大队,外加一个尖兵中队。

    联队内另编有一个排级别的勤务队,还有连级别的野战炮队、机关炮队、工兵队等各一个,作战人员共计两千五百余人。

    纵队是防卫军海军陆战队中,最高级别的作战单位。纵队长为少将军衔,配有纵队副长和参谋长各一名,以及十余名参谋人员。

    每个纵队共有作战官兵一万两千三百余名,下辖四个联队和一个尖兵大队。

    并配属有连级别的勤务队和宪兵队各一个,营级别的野战炮队、机关炮队和工兵队等各一个。

    因为海军陆战队在执行作战任务时,往往能够得到海军战舰的火力支持,所以其内部并未组建专门的重炮单位。

    在常备兵力上,海军陆战队平时会保持有两个纵队的编制,共计两万五千余人。

    由于在光绪十四年间,大清的北洋和海对面的日本国,都在军备建设方面推出了重大的举措。

    因而到了十五年时,防卫军的陆海两军,在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内部研讨后,分别提出了各自的整军计划。

    参谋总部对两份计划进行了整合之后,形成了《十五年防卫军整军议案》。

    这份自防卫军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整军议案,经过担任总参谋长的陆军大将陈经山之手,交到了防务司。

    并在这一年晚些时候,由防务司提交至两江年度司署会议,进行正式审议。

    在这份议案当中,防卫军针对目前两江周边的军事威胁,认为应该大幅提升两江的战力。

    以期将实力达到,在出现同时与北洋和日本交战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有一定战力储备的水平。

    以此目标为基础,陆军和海军均提出了,应至少将各自武备的规模,扩大到北洋与日本之和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