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20章 离终局尚远

    大清参加议和的使臣及随员,在大沽登上了北洋海军的“康济”号军舰——这已是北洋目前仅存的,少数几艘尚能远航的舰船之一了。

    而在口外开阔海面等着他们的,则是防卫军海军的数艘巡洋舰。这是是两江特意安排的,专程负责为使团护航的分舰队。

    当这支编队航经济州岛附近海域时,其阵容又进一步得到了加强。随着其他两江战舰的陆续加入,护航舰只的总数最终增至十二艘之多。

    如此规模的舰队,浩浩荡荡,极具声势的驶抵釜山。

    在奕匡等人登岸后,这支完成了护送任务的分舰队,却并未就此离去,转而泊在港外,为使团张目。

    而日本方面,也向附近海面调集来了十余艘大小舰船。

    双方皆如此兴师动众,看似在互相对峙,使得这一带的海上桅樯林立,好不热闹。

    从未见过此等场面的奕匡等人,在惊叹之余,也不禁觉得多了许多倚仗。心中暗自以为,此番和谈,或许未必会有多么艰难。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很快就让他们知道,自己心中所想的实在是过于美好了。

    其实早已开始了谈判准备的日本人,心里明白,有两江横在那,除了朝鲜,他们应该不会从大清身上刮下来太多好处的。

    不过,该漫天要价还是得要,万一对方犯晕答应了,不就赚到了么。

    而且不管怎样,好歹也得先做个样子,这样到最后至少让外人看着,也是他日本做出了巨大的让步,总得得到些同情不是。

    就连釜山港外的日本舰队,不也都是样子货么,演戏嘛。

    因此,谈判一开始,日方就抛出了十分苛刻的条件。要大清割让辽东,赔款一亿两白银,以及出让在贸易等方面的不平等权力等。

    日方还态度强硬的要求大清代表,限期答复。

    奕匡等人面对日本的狮子大开口,显得惶恐不已,一面奏报朝廷,一面进行着拖延。

    不得不说日本的戏演的太真了,以至于清廷闻讯后震惊不已,就连两江方面都难分其真假。

    接下来,自然就是谈判双方间的讨价还价,和各自的“据理力争”了。

    当然朝廷不会忘了,希望两江出面,能否想办法尽量让日方多做退让,以为转圜。

    两江则一面应承清廷,暗下也明确的告知日本,和谈的条款,应勿损大清,从速了结。

    于是,在僵持了几日后,日方突然态度转缓,并重新提出了一份,较此前做出了大幅让步的“最终”款项。

    其内容为,大清承认朝鲜自立,并不再过问其内外事务。赔偿日本军费三千万两库银,以及许给日本享有与西洋列国相同的通商便利等。

    此内容一出,奕匡顿时喜形于色,认为可行。

    他随即转奏清廷,还称此乃自己奋力争取才得到的成果,来之不易,建议朝廷应趁日人尚未反悔,从速决断。

    不明所以的清廷,也以为这已经是很不错的结局了。

    光绪皇帝随即降旨,同意奕匡等人速依此定约,并夸赞其公忠体国,劳苦功高,待回京后必加封赏。

    而奕匡自然是十分欣喜,在得旨后次日,便与日方代表签订了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