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68章 赴宴杨家收获诗迷

    随杨秉文入了院,所经之处皆以简朴为主,偶有几株奇花异草。

    听说还是先前从司大人家里挖来的,也难怪那日司远道趣唤杨成务为老贼。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谢玉衡轻叹一声,想起司远道所述杨家往事:

    爱妻早亡,留一子,随楚珩打天下时战死。

    儿媳得此消息,悲伤过度之下早产,一尸两命也追着去了奈何桥。

    徒留龙凤胎孙子孙女陪伴杨成务,也难怪明明比司远道年岁还小些,就已满头银发。

    穿过抄手游廊,便见一头白发的老人背手站在檐下,“来都来了,你这人也不记得带点礼。”

    空手而来的司远道毫不羞愧,道:“你我管鲍车笠之交,不需外物以证。”

    这一人不要脸开口要礼,另一人厚颜毫无羞耻,听得双方小辈都是好一阵汗颜。

    杨秉文擦了擦额上不存在的汗,忙引着众人入中堂去。

    方聊上几句便有一妙龄少女入内,举止大方的见了礼,坐在谢云华旁,只一双美目总忍不住往谢玉衡那处看。

    待谢玉衡疑惑抬眸,她又收回了视线。

    杨成务见此,哈哈大笑道:“这是云照。她啊可喜欢你的诗,最爱你府试所作那首《清明》。”

    “细细算来那时玉衡未及六岁,便已妙笔生花,才华横溢,真是汉江后浪拍前浪,我等老咯。”

    说完,举盏同司远道以茶代酒,盏碰盏,一水入喉。

    杨成务回味着唇齿之间明前龙井的清香,心下暗忖:上次还是打劫少了,就该整坛茶叶都揣袖里带走。

    谢玉衡微怔,向杨云照点头至意,倒第一次见有人是她的诗迷。

    又闲聊两盏茶的功夫,便有下人陆续将饭菜呈上,都是些极地道的交州菜。

    口味清淡,清中鲜,淡中美。

    酒足饭饱后,早已是夜禁时分。杨成务和司远道去书房议政事,几个小辈这才放开了些。

    “东风细雨落残泥,花满江山草色萋。惆怅清明何处是,夕阳芳树鹧鸪啼。”

    杨云照诵完谢玉衡的诗,眼巴巴望着她,“侯爷何时再出新作?云照想拜读新作已许久。”

    京中并非无人喜欢谢玉衡的诗,属实是她写得太少了。

    也就考一次写一次,十根手指头都数得过来。

    那些个风流才子在平康坊待一宿,作的诗都不止这个数。

    所以,外边传荆州读书人匠气重也是有原因的......

    谢玉衡手持一本杨秉文给的古籍,道:“圣上赐福百官休沐三日,后日花朝节,已应二哥之邀同去拜文昌帝君,待拜完文昌帝君便去曲江宴。”

    这曲江宴年年都有,景元年间由卢家在朝御史主办。

    现下则是皇上的胞弟上京知名gai溜子,哦不,知名花鸟大家——瑞王在弄。

    是以,不少参加春闱的举子,都想在曲江宴上一展风采。

    哪怕是得不到瑞王青睐,那曲江也有不少游玩踏青的贵女嘛。

    若能结识深交一番,这哪怕中不了进士,那对前途也是大大有益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