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24章 五年规划

    其实江欣雯很清楚在八十年代建厂的时机并不好,应该苟到90年代中期再考虑扩大工厂的规模。

    因为此时的大环并不支持私营企业的高速发展,反而会被各种所谓的政策和规定限制。

    但江欣雯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一是目前的小作坊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二是聂峰的舅舅快要回国了,这是成立合资企业的契机,作为“外资企业”,能够享受到政府的第一波红利。

    上一世,那些被曝出的一个又一个陨落的大富豪们,他们基本都在九十年代发家,经营的范围基本都是地产,矿产等这些资源类的产业。那些富豪们为了金钱,权力或各种欲望,与掌握资源的上位者进行权、钱、色的交易,从而被郭嘉爸爸盯上。

    江欣雯不愿意做那样的富豪,她更不愿意去触碰那些“资源”类的生意,因为资源势必与权势及“灰色”联系在一起。

    她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做长久的,不触及某些核心利益的生意,做一个让华国人耳熟能详的品牌。

    基于这样想法,八、九十年代是最好的时机,其原因有三。

    第一,这个时代轻工业产品比较贵,国营厂出品的服装不仅贵,还很普通。一件没有任何设计可言的衬衫,可能会要走一个青年工人小半个月的工资。现在还是卖方市场的天下,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伴随着改革开放,进口电影和电视剧的普及,穿了二十几年甚至三十几年黑白灰人们,都无比向往外国那些色彩鲜艳的衣服。

    所以服装鞋帽的生意在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甚至千禧年都异常的火爆,利润也是非常可观的。

    其二就是信息不对等,当然,这个信息不对等即便在抖爸爸称王的那个年代仍然还存在。

    但在80年代甚至在互联网并不是很发达的年代,信息不对等一直是不少人赚钱的主要依据,比如倒爷的诞生。

    低级的些的倒爷根据南北方信息的不对等,把货物在南北方互相对着倒卖,当然这种倒卖也叫投机倒把,是有巨大风险的。

    而高级些的倒爷就是成立皮包公司,当然,高级倒爷们基本都是有些背景的,他倒买倒卖各种资源和指标,从中赚取差价,风险也相对小一些。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时候物的价是真便宜,尤其是房产。

    其实按照普通大众的平均工资来讲,房价无论在哪个年代都不便宜。

    因为这个时候的普通人月工资从18元到50元不等,一年下来也就216元到600元。

    房价从市中心的一个小院一两万,好一点的五、六万,十几万到郊区的大几千块钱一个小院。(郊区指出了二环外都是郊区)

    但这些房子都不是这个时代的普通人,存个几年工资就可以买下来的。

    普通人想在市中心买套房,不吃不喝的也要存50年到90年,所以房子对于普通百姓来讲,一直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但是对于已经赚到钱的江欣雯来讲,这时的房价便宜的好比论堆撮的大白菜一样,在2010年以前买房,都是保值的,甚至比黄金还保值。

    在秋老虎虐的八月,江欣雯很正式的召开了一个会议,会议的内容就是建厂,扩大生产规模,每年用一定的利润比来投资房产。

    参会者有江姥爷,江姥姥,江姥爷的徒弟聂粤生,秦安平,秦安芳负责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