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24章 市域社会治理(2)

    所谓的经验做法,是先要有经验再有做法,这才是经验做法。

    而不是先有材料,然后编故事,搞一套材料,那叫劳民伤财的搞法,那是让领导高兴,让干部骂街,让群众笑话的做法。

    但现在的体制内就是这样,为了政绩不管是做法还是搞法,各个单位都搞的如火如荼,为了的就是博领导一笑。

    钟振飞自然不会去做什么搞法,而是打算真正的对北城的一些经验进行总结,然后对未来进行一些憧憬,即使是这样,这种舞文弄墨的事,还是显得有些虚头巴脑。

    没办法,游戏规则就是这样,实在的工作得做,务虚的工作也得做,而且还得虚功实做,虚功做的好,也能转换成实在的东西。

    所以当钟振飞提出市域社会治理的时候,大部分干部是不屑去搞的,只有吴正文、程海名等几个长期从事文字材料的人感觉这算是一个亮点,至少将来党建工作来检查的时候,能有一些亮点特色工作来汇报。

    党建工作现在最大的难点就是很难实在化,具体亮化,很多单位搞出来的党建亮点,往往都是牵强附会,搞个党建+某某工作,把所有的亮点都往党建上面靠就完事了。

    江靖升一直在乡镇工作,是一个典型的乡镇工作,深信埋头耕耘的道理,对于这种虚头巴脑的工作之前一直是嗤之以鼻的。

    但眼看着别的单位就是靠着这些虚头巴脑的工作,纷纷出彩,纷纷出圈,加上北城这几年在市里的批评声不断,他内心深处也隐隐有些动摇。

    但钟振飞提出来的时候,作为二把手,只能对一把手的决策予以坚决的支持。

    钟振飞笑着对江靖升说:“江主任,我知道你是个实干家。不过,工作做的再好,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不仅要低头看路,也要学会来抬头望月。这首先这个课题是杨书记亲自点题的,我们北城必须要有所回应,领导下来看,我们总要有个载体来汇报,杨书记高兴了,北城才能出干部啊!”

    这句话说到了江靖升的心坎里了,他就是喜欢钟振飞这种说话好听,画饼又了无痕迹的领导。

    钟振飞接着说:“现在城市管理,特别是安置点、城中村的管理是全国性的难点痛点问题,如果我们率先拿出经验来,我想至少是吕州的一个响亮品牌,说不定在汉东省也能叫的响,甚至是走向全国。”

    江靖升看着这个年纪自己都能当爸爸的年轻顶头上司,脑海里一片浆糊,但又越来越兴奋,自己差的不就是这点东西吗?

    论工作经验,工作能力,江靖升觉得自己怎么也不可能比只参加工作四年的毛头小子差,那为什么人家都混成常委了,自己还是一个街办主任。

    虽然大部分南平的公务员终其一生都混不到自己这个位置,当一任正科级的法人代表都是祖坟冒青烟了,但比起钟振飞来,自己家这点烟似乎还稍欠些火候。

    是了!要说差距,差的就是手中的这支笔,差的就是头脑里的那点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