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16章 伏击骑兵

    现在他却为难了,他不能任由曹军骑兵在庐江境内肆虐,否则时间长了,必会人心惶惶。

    他得想个办法,只是身边没有谋士,也没人给他出个意见。

    想了一夜,陈飚慢慢地理清思路,他做了两个决定。

    一是派人通知吕蒙,从广陵率军西进,攻打棠邑,同时让巡视江上的张多,率三千水军骚扰棠邑,助吕蒙一把。此战目的并非占据棠邑,而是向曹操的粮道施压。只要让曹操感到粮道有压力,他就不敢轻易分兵。

    另一个决定是,他将率军去舒县驻扎,消灭进入庐江的曹军骑兵。只要将这支骑兵消灭掉,曹操以后绝对不敢再分兵。

    他之所以认为曹军骑兵会经过舒县,那是因为曹军是从这里进入庐江的,多半也会从这里离开庐江。

    曹军骑兵进入庐江,能抢的地方其实很有限。皖城西面有条河,称为皖水,将庐江一分为二。皖水有桥,但曹军骑兵将领未必知道桥的存在,且以刘涣的行事方式,他会在第一时间把桥破坏。也就是说,敌军无法进入庐江西部。

    庐江东部几个县舒、皖、庐江、六安、居巢等均已关闭城门,城内储备半个月不成问题。敌军不识道路,在乡下乱抢,很难满足数千骑兵的需求。

    也就是说,敌军迟早会因粮道问题,而选择返回。诚然,曹军骑兵也可以从濡须口往东走,绕居巢湖而回。但陈飚认为,曹军更大概率会从舒县原路返回。

    两条路,一条走了好几遍,熟悉得很,另一条从未走过。敌军会选择哪一条呢?当然是前者。

    至于合肥,他只能托付给太史慈和张辽两人。曹操兵力虽多,但兵力分来分去的,能参与攻城的军队最多也只有五万。

    合肥是他花了多年时间筑成的,对标当时最坚固的城防而建。曹操五倍兵力以上都攻了数日不能破城,现在又有太史慈的兵力支援,就更难破城了。

    太史慈和张辽都是大将,陈飚也只能信任两人,相信他们能坚守合肥。

    次日,一夜未睡的陈飚按照计划进军,向舒县而去。差不多两天多时间,他便来到了舒县,他打听到曹军骑兵来时经过的道路,找了个隐秘的地方,进行设伏。

    ……

    话说曹休在庐江境内横冲直撞,没有遇到一丝阻拦。原先他因无法攻陷城池而烦恼,但在民间掳掠一番后,收获可不小。连他都不禁感慨到庐江百姓的富裕。

    在十天的时间里,他从舒县一路南下到庐江县、居巢县,袭击了附近的濡须港,一路掳掠。

    曹休还记得他的任务,是骚扰陈飚的大后方,虽然没有攻破哪个城池,但也算是达到目的了吧?

    抢的东西多了,负担变重,他就想着要尽量早点回去,庐江毕竟仍是敌军的地盘。再者,他回去之后,如果有必要,仍可以再次进入庐江。

    果然如陈飚所料,曹休打算原路返回。一则返回的这条路,他走过几遍,安全得很。二则濡须口东侧的道路位于巢湖和长江之间,他没走过这条路,此前陈飚曾隐藏兵力于湖中,他担心陈飚故伎重演,在湖中仍有兵力。

    骑兵速度比较快,曹军骑兵只花了一天时间便来到舒县。陈飚已经得到斥候的回报,他已经等了三天时间了。他咬紧牙,发誓一定要消灭这支军队,以报庐江百姓被掳掠残杀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