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74章 攻占渡口

    陈军又连续再投射两轮石头,迫使曹军不断后退,连曹仁和荀攸也是惊骇地退了下去。

    鲁肃看到机会,又下令船只调头前进到四十步以内,如此一来,陈军五行战船都能投射石头,对曹军所筑的垒进行狂轰乱炸。

    曹军士兵有被石头砸死砸伤的,也有被倒塌的墙给压着的,但凡还能动的,都退出曹军所筑的垒。

    狂轰了两刻钟时间,曹军花了一个多月筑成的垒已基本上被砸毁,鲁肃这才停了手。他又连忙下令让自己的战船顺黄河而下,准备让出空间。

    太史慈看到机会成熟,下令战船靠近岸边,陈军士兵毫不费力地登上了岸,向曹军杀了过去。

    话说,曹仁率军撤了一里路,荀攸连忙拦住他。

    “子孝将军,若我军撤退了,敌军必会占据渡口,待其稳固之后,就会兵进邺城,届时邺城危矣,将军必须把渡口夺回来。”

    曹仁也觉得自己不能再退了,连忙收拢和组织士兵,做出进攻的准备。待曹军从惊慌中稳定下来时,太史慈也率军杀了上来。两军相遇,看来只能冲杀一场了。

    太史慈身先士卒,手持长刀,眼神坚定而冷酷,仿佛一头凶猛的猎豹,紧盯着猎物。他一声令下,步兵们如潮水般涌向敌军,刀尖闪烁着寒光,整齐的步伐如同雷霆一般,震撼着整个战场。

    曹仁也不甘示弱,他率领的军队训练有素,严阵以待。箭雨如飞蝗般密集,射向太史慈的步兵队伍。然而,太史慈的士兵们迅速举起盾牌,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箭矢在盾牌上弹跳,发出清脆的响声,却无法穿透这坚固的壁垒。

    紧接着,两军短兵相接,刀剑相交,发出刺耳的金属碰撞声。太史慈勇猛无比,他的长枪如同游龙一般,在敌军中穿梭,每一次挥动都能带走数名敌军的生命。他的士兵们紧随其后,奋勇杀敌,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曹仁亦不示弱,带着士兵反击陈军,曹军在他的带领下,进行着顽强的抵抗。

    战场上,双方形成了均衡的局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军上岸的士兵越来越多。蒋钦和黄盖也率军加入战斗,很快就扭转了战场局势。

    曹仁冲杀在前,无法掌握全局,在后面督战的荀攸看得心惊胆战。他心知战场不利,摇了摇头,便下令鸣金收兵,让曹军撤退。若不撤退,曹军恐怕会全军覆没。可这一撤退,也将意味着陈军彻底占据了渡口。

    曹仁听到鸣金声,只好率军边战边退。太史慈率军一路追击,追了差不多五六里路,眼看着曹军跑远了,才慢慢地停了下来。

    一场大战,曹军折损至少两成战力,曹仁仍有近一万五千兵力。然而,这不是兵力多少的问题,而是把渡口丢失了,意味着陈军的兵力可以源源不断地渡过黄河,曹军明显处于不利的位置。对曹军而言,黄河天险已不复存在。

    曹仁无奈,只好与荀攸、朱灵先退守汲城,想着以汲城阻止陈军进军邺城,同时他派人向邺城方向求援。

    陈军占据渡口后,大军在渡口休息了两天时间,留下一部分兵力驻留渡口,稳固渡口。陈飚率军而上,兵临汲城。而汲城距离邺城仅两百多里路。

    因黄河防线已失,五天之后,驻守黎阳渡口的张合、董昭、乐进三人,也率军撤回黎阳城。诸葛瑾、贺齐、朱桓也顺势率军渡过黄河,兵进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