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40章 社区康养中心

    在二姨家,我们一群人的讨论,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构思和想法。

    我是带着墨易通耳麦的,显然那边老袁会收到整个讨论的问题,并且有智能分析系统,记录大家的交流内容,同时汇编后给出了交流报告。

    我放下泡的茶,上楼拿下来一个随身包打印机,用手机连接打印机,把老袁那边AI智能汇编的文件,打印出来给大家看。

    大家的交流,快速形成了高浓缩的会议记录,用两张A4纸就简洁明了的讲完了,后面附上了三页策划书。

    我一看这三页策划书,就感觉,这是三个人的风格啊。

    策划一,秦非的风格。

    纯商业策划,设定服务人群和配套的家政服务人员的数量,算出来最经济的性能比是每户收费600到3000元,做老人家的居家康养服务,陪诊免费一次,额外收费200元一次。所有的服务都规范化。所有参与的人,按照社区为单位,联合创业。公司提供创业贷款。如果不做了,可以债转股来实施。

    策划二,宇思德的风格。

    公司出资培训第一批家政劳模,分配到上百个社区,同时启动。

    所有家庭可以为自己的留守老人、城镇里的空巢老人,申请免费享受超过三个月的服务,把数据跑出来。预计投入十亿起步。

    并且一开始就设定了较高的服务费用。并且未来可以通过每户家庭的家庭主妇或者青年夫妻共同参与服务,用服务时间给自己家不同住甚至异地的老人置换接受服务的时间。但凡有这样的置换,就不会有任何的中间环节,不扣除服务时间。

    策划三,忠叔的风格。

    建立大型康养基地,把老年人集中起来康养。

    用房产签约康养服务。先服务没有继承人的失独老人和孤寡老人。

    对于有儿女的,用房屋置换的方式,空出房间出租,平台统一管理,或者作为社区服务工作站。这样可以置换出大量的都市城镇的房子,作为服务工作站。

    对于有条件的社区,直接把社区周边配套的商超购买下来,联动联营。创作更多的服务性岗位。

    这三个方案,之后都会有配套的后续人工智能系统支持下的高效服务提升预案。

    其实不管怎么策划,一旦公司的高科技技术被应用上,不仅短期内可以用更少的人工服务更多的人,而且会消灭很多原有的劳动型岗位和中介性服务。

    我大致看了一下这几页文件,就递给商勤、二姨,让大家传阅。

    顾阿姨不是文盲,看到这些文件,当时就瞪大了眼睛,不停的夸奖,也不停的感叹,自己落伍了。

    小吴妈妈看到我和商勤的默契互动,讨论和快速的打印文件,很欣慰。因为她感觉商勤这个被她认定为亲闺女的孩子,已经逐步进入正规的大公司,接触到靠谱的人。这样的欣慰,是亲爹妈才有的。或许正是小吴妈妈身上有的那种慈母之爱,快速治愈了商勤妈妈给商勤带来的惶恐和虚无感。

    “这是公司的人工智能系统,就是机器人根据我们的聊天内容,整理的概要记录和给出的三个策划纲要。但是我看下来,确实,不管怎么做,其实我们一方面创造了不少新的家政服务岗位,另外一方面,我们可能会端了更多人的饭碗。”我有点灰心丧气的说道。

    “如果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那我们不先做起来,将来也是被别人做起来。我们做得好了,还能把一些歪风邪气一开始就扼杀掉。不是吗?”二姨鼓励我说。

    “俺相信你,林总。”顾阿姨说:“就应该你们这样的好人来做。”

    当下,借助AI智能文案工具写作的策划案,毕竟不如真人做的详实细致,但是却能够很快的梳理出应用的可选的几个方向。这会极大的加速策划人的工作效率。

    于是我们的进一步讨论,就能带动AI智能文案进一步的细化。经过几个小时的探讨,我这里的已经有了初步的结论。我也不用避讳阿土伯,告诉他这里的提案借助了老袁的技术支持,并且融合了二姨的建议,商勤的思路,两位大妈的参与。

    一份策划案如果覆盖了老中青三代人的思想,那必然会有很多可取之处。

    阿土伯很吃惊我的效率。也看到了老袁未来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相比之下,我的反馈是最快最丰富的,给的建议也很多,甚至还形成了一份三十页的初步细化过的全案策划书。

    当天,我和二姨,还有商勤,就收到了分别来自阿土伯和雷总监的意见反馈。两人出奇的一致,就是寥寥几句话,问我们需要多少钱,能不能先在二姨的领导下,建立几个社区做一下小城镇的试点。

    要知道,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为星星之火的泛多品类服务的综合服务项目,配合App的上线运营,如果能够在三四线小城镇被试行,那是有诸多好处的。

    第一,好处是影响不大,不会出现一上线就被仿制的问题。

    第二,人员不密集的区域都能够跑的通,能够盈利造血,自我健康发展,那到了大城市就更不是问题了。

    第三,这里还有公司建设的未来科技大型乡村康养农场,有很多便利条件可以支持项目发展。

    第四,如果进一步能够把业务渗透到社区,那么所有的大数据监控都将全面覆盖。

    此时,我终于意识到墨灵投资做的,就是全覆盖的信息网络和情报网络。

    以往,我们自身不注重这样的网络,而通过打车软件、汽车监控、公益献血等很多渠道,外资都在介入,都在大量建设我们的信息网络,获得了大数据库,并且是持续更新的大数据库。现在真的需要我们自己的民间力量来建设这样的网络,与外资做斗争,抢阵地。

    有人或许会觉得,大量的私人信息和大数据库时代下的行为习惯,被完全捕捉之后,人会彻底失去隐私。事实上,个人的隐私对于商业运营而言,并没有多大的价值。行为习惯被捕捉后,被算法引导和诱导,才是最需要防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