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22章 要低头?

    杨新这事儿要解决,这是谭苗的想法。

    他本来想和曹睿谈一谈,两人有个共识,回头就把这事儿润物无声的解决,基本局面就稳住了。

    戴志高的案子可以是杀鸡儆猴,但是分寸也要把握,真把戴志高关牢里了,公职也给他免掉了,杨新在望江县也就不用待了。

    杨新出问题了,后续各种问题都会凸显暴露,这对目前的望江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局面。

    现在戴志高吃了亏,已经达到了杀鸡儆猴的效果了,适可而止,让其长个教训,给他一个机会也就行了。

    毕竟党内培养一个干部也不容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戴志高的所谓劣迹斑斑,真去深究也就是平常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走得近了一些,并不存在有什么大是大非的严重问题。

    另外,杨部长面子上挂不住,牵一发动全身,对我们望江县的大局也不利。

    曹睿道:

    “书记,对这个问题我完全没有意见!我绝对的支持您,但是这件事协调处理,是不是我们和邹书记商量一下?”

    “我建议开个碰头会!我们领导有个共识比较好!”

    曹睿建议开常委碰头会,那就牵扯到哪些人碰头呢?

    曹睿肯定参加,谭苗也要参加,政法委书记邹涛参加,剩下的呢?

    县长叶茂嵩要不要参加?组织部长杨新需不需要参加?

    刘栋作为县委办主任,他就琢磨几个人选问题,最后他跟谭苗汇报:

    “谭书记,杨部长肯定要参加!他没有一个态度,估计这事儿还没有那么容易解决,因为毕竟党委会的决议,也没有办法凌驾司法之上。

    如果说开了碰头会,这件事情解决不了……”

    谭苗眉头一下就拧起来了,如果开了碰头会,事情没解决,他谭苗作为县委书记脸往哪里放?

    但是这事儿如果真没有把当事人搞舒服,可能就解决不了,毕竟政法的事情不简单,可大可小,杨新这一方不占道理。

    有理走遍天下,不占道理还要解决问题那就是另一种情况,要不然杨新作为望江县的老油条,他怎么可能被这么被动?

    所以刘栋说让杨新参加,其实就是需要杨新亮明态度,他得低头,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觉得自己紧跟县委书记,又是组织部长,便可以表现得很强势。

    在此之前,杨新在几个重要人事任命上面没有向曹睿汇报!当然,他给的理由也充分,那就是曹睿因为工作出差了,而人事的问题又不能拖延,关键是相关调整一把手已经同意了,杨新就把流程简化了。

    其实杨新这个说法根本就站不住脚,曹睿人出差了,电话可以打通!通过电话汇报也是汇报,很多时候汇报不是要解决问题,而是一种态度。

    这件事曹睿如果一点回应都没有,那以后曹睿不出差,杨新是不是也可以绕过曹睿党群副书记这一环呢?

    所以既然造成了这个局面,杨新就得有个态度,要不然这事儿凭什么顺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