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81章 自家人

    朱祁镇并没有回宫,而是走到半路折返去了会昌伯府。

    虽然被削去爵位,但太皇太后仍然允许他们住在伯爵府内。

    朱祁镇没有走前门,而是去了后门,王天云见开门,递了牌子进去。不一会,朱祁镇的外公孙忠带着一众家人急匆匆赶来。

    “罪臣孙忠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外公,外婆,赶紧起来吧。”看着不到半年已经步履蹒跚病殃殃的孙忠和瘦弱的董元贞(孙忠的夫人,活到了92岁。),朱祁镇忍不住叫了声外公外婆。

    “请陛下万万不可如此称呼,罪臣…”话没说完,已经老泪纵横。

    “外面天寒地冻,进屋说吧。”朱祁镇叹息一声道。

    “快扶你父亲母亲起来。”朱祁镇对着自己的大舅孙继宗道。

    孙继宗和他夫人赶紧搀扶着起两位老人。

    进了屋,朱祁镇在主位坐定,朱祁镇一挥手,所有闲杂人等全部退到了门外,屋内只留下孙忠、董元贞、和他的大舅孙继宗。

    一阵沉默后,朱祁镇开口道,“外公、外婆,让你们受苦了。”

    一句外公外婆,让两个老人瞬间泪雨如下,皇帝还是念着亲情的,心里还是有我们孙家的。

    “二舅的事,朕希望你们不要怪罪母后,她…也很难。父皇新丧,又出了私盐一案,一边是国法,一边是亲情,朕和母后确实很为难。若徇私情,必然会引起天下震动,于国无益。”朱祁镇开口道。

    “臣知道,臣不是迂腐之人,那逆子触犯国法,承蒙太皇太后和陛下庇佑,才没有被杀头,已是皇恩浩荡了,孙家上下对陛下和太皇太后,皇太后绝没有半句怨言,现在虽然被敕夺封号,但是这些日子确是我们过的最舒心的一段日子。”孙忠哽咽道。

    朱祁镇点点头,心道,自己这个外公和史书上评价的一样,公正耿直,憨厚之人。

    “大舅,”朱祁镇看着孙继宗道,

    “臣在。”

    “起来起来,现在这里没有君臣,只有亲情。我这个外甥回外公家,你们这样跪来跪去是要把我往外撵啊。”朱祁镇开了个玩笑道。

    “臣绝无此意,家父从小教导臣,君臣之礼不可废。”孙继宗坚持行完礼,朱祁镇无奈,只好随他。

    “听说你现在在五军都督府挂了府前军卫指挥使的闲职?”

    “是,臣文不成,武不就,不敢居要职而损国家,所以只挂了个闲差。”

    还真是个忠厚醇实之人,朱祁镇暗道。

    他这个舅舅可不简单,不仅遗传了孙家的长寿基因,而且在宣德朝时还干过一段时间的锦衣卫指挥使,并且在战神成功复位后,一直在五军都督府督扶军务,一直干到宪宗朝。

    他也是为数不多的外戚得掌军权的人之一。抛开皇帝制衡朝局的想法,他能总督五军营、十二团营军务,可见此人在带兵和军事指挥上还是有些本事的。

    “舅舅自谦了,若像你说的文不成武不就,那当初父皇也不会让你任锦衣卫指挥使了。呵呵。”朱祁镇道。

    “外公,朕有意让舅舅任一营指挥使,你什么意见?”

    “陛下,孙家现在是戴罪之身,又是外戚,您让继宗执掌兵权,有违祖制,恐惹朝臣非议啊。”

    朱祁镇摆摆手道,“这里没外人,咱们关起门来说几句知己话,我让舅舅掌兵,一来是舅舅确实有这个能力,二来朕在朝堂上确实没有几个可用之人,自己家人若不帮衬着,那朕真成孤家寡人了。”

    “虽然孙家目前是受了点波折,日后只要舅舅建功立业,朕自会去求皇祖母,为孙家恢复爵位的。”

    “至于二舅那边你们不必担心,朕已经吩咐过了,他在边关吃苦是一定的,但不会有性命之忧。你们也可去信多关心关心他。”

    “罪臣孙忠,谢陛下隆恩!”眼看又要哭上,朱祁镇赶紧起身,从袖子中掏出几张银票道,“舅舅,这是一千两见面即兑的汇通银票,知道你们生活清苦,这次你们又典卖房产捐给灾民,母后也是于心不忍,拿出自己的体己银子让朕给你们送过来,补贴家用。”

    说着,塞给了孙继宗。

    “好了,事说完了,朕该回宫了!”

    “臣等恭送陛下。”

    朱祁镇摆摆手,径自又从孙家后门上了马车,朝皇宫而去。

    “少爷,刚才家里太夫人派人来寻您。”侯宝又到车旁,小声说道。

    “说什么事了吗?”

    “没说!”

    “快点,回宫。”朱祁镇用脚尖踢踢赶车的侍卫,侍卫轻甩鞭子,拉车的马儿便加快了脚步。

    半炷香的时间,仁寿宫。

    “皇祖母,孙儿来了。”朱祁镇大步跨进殿内。

    朱祁镇一个急步刹车,跟在后面的侯宝差点撞到他。

    因为他看到了张氏正拿着藤棍面色不善的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