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章 考傻眼了

    江南贡院的晨钟一响,士子们纷纷排好队,等着门口的衙役检验号牌和搜身。

    但是让他们惊讶的是,门口的衙役居然全部换成了身穿甲胄的士兵,单看精气神,就完全不像南京京营的那些老爷兵们,他们一个个顶盔掼甲,眼含杀气,不怒自威。

    长长的队伍顿时出现了一些骚乱。

    “都闭嘴,排好队!”

    一队虎背熊腰的兵士走过来,带头的小队长怒喝道。

    士子们被这一声怒喝吓的顿时噤声,有个别胆小的已经脸色煞白,其中有一个居然因为太紧张直接晕了过去。

    那巡逻的小队长走过去用脚尖踢了踢那位晕厥的士子,咧着嘴笑道:“这帮读书人,平时看着人五人六的,没想到也是个绣花枕头。哈哈哈……”

    “哈哈哈……”兵士们一阵大笑,引来这群自诩天之骄子的读书人一阵侧目。

    “粗鄙不堪的武夫……”众人心中纷纷暗骂,但就是没有一个人敢说出来。

    “队长,咋弄?”一个兵士蹲下用脏兮兮的手拭了拭鼻息。

    “弄瓢水浇醒。”

    “队长这贡院里连口水井都没有,兄弟们上哪弄水去?”

    “你知道你以后是怎么死的吗?笨死的!”那小队长笑骂一句,又道:“你裤裆里那玩意是摆设吗?尿一泡滋醒他。”

    小兵挠挠头,咧开嘴露出一排大黄牙嘿嘿笑道:“队长,俺这泡童子尿那可便宜这小子了。”

    “滚,赶紧的,别耽误事儿。”队长踢了一脚小兵的屁股道。

    粗鄙不堪的话又引来士子们的暗骂和白眼。

    一泡骚黄骚黄的尿结结实实的被滋到了那士子脸上,还没尿完呢,那士子就被熏醒了,醒来后发现有人提着那活正对着自己呢,“嗷”的一嗓子就哭了起来……

    小小的插曲一过,士子们又老老实实的排好队等待搜身。

    其实这次的考试四书五经的内容几乎没有,大部分都是时政策论,即使有夹带也丝毫用不上。

    搜身只是抓那些心存侥幸心理的士子,剔除心术不正的人罢了。

    科举作弊,自隋炀帝创立科举制度并成为以后历朝历代选材的重要途径后,那些“十年寒窗苦,一卷定终身”苦读的士子文人,为了心中的黄金屋、颜如玉,除了头悬梁锥刺股以外,每个人都得拼命,用真本事,也有用歪门邪道,用各种方法作弊的。

    比如贿买考官。这种行为在唐朝最为严重。当时,考生的贵族官僚家庭无不行贿托请,因此,唐代科考几乎是有名无实,贵族官僚子弟基本垄断了科举。晚唐着名诗人杜荀鹤诗名很高,却屡试不第,他慨叹道:“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

    其次就是夹带经文。这是最为便捷一种作弊方式,某历史题材电视剧中,那些夹带作弊的方法简直五花八门,有的将答案直接写在肚皮上,有的将文章用蝇头小楷写在衣服的内衬里缝上,考试的时候趁考官不注意撕开偷看,更狠的将答案或文章写在纸条用油纸包裹住塞进菊花里……后世南京的江南贡院有一本《五经全注》,长仅5厘米,宽4。3厘米,厚0。7厘米,书上的字与跳蚤不相上下,一粒米可盖住8个字,堪称中国尺寸最小、文字密度最大的作弊奇书。

    还有一种就是请人代考。因为古代没有现在的指纹人脸识别技术,往往一些有钱的人家会花重金请人给自己代考,这种作弊手段不仅古代有,即使科技技术发达的今天也是屡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