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47章 郑府尹的应对


    等众官员脚步声走远,郑府尹才起身,朝着观察使行跪拜大礼:

    “俞大人救我!”

    俞绛状沉着脸,默不作声,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

    “大人,此事你不可不管啊。”郑府尹潸然泪下,带着哭腔说道:

    “今年大灾,北方将士缺粮少饷,而建州女真又是频频袭扰。

    下官也是想为大人分忧,才有了夺取对方粮草的心思。

    大人不知,那宋国的粮草全是肉食,各种鱼干十万担,若作军粮,可供北方将士一年之需。”

    既然铁证如山,郑淡知道藏不住了,与其吞了噎死,还不如拉俞绛状下水一起扛。

    “郑大人,你糊涂啊!”观察使长叹一声,从上首下来,扶起了府尹:

    “宋国兵强马壮本官不惧,可你劫掠的是救助天朝流民的粮草,这要是传了出去,天朝诸公作何想,天朝皇帝作何想?

    如果天朝震怒,别说本官,就算是领相大人和陛下也保不了你。”

    郑府尹愣住,踌躇片刻,不自信地说道:

    “那只是区区贱民,天朝不会为此发难我等吧?”

    俞观察使气得跳脚:

    “郑大人,你向来聪慧,可在大事上为何如此不开窍呢。

    那些是贱民不假,可即使是贱民也是天朝上国的贱民,大明在乎的不是贱民,而是脸面,是脸面懂吗!”

    “那该如何?”这么一说,郑府尹也急了。

    俞观察使坐了下来,垂目凝思,半晌才说道:

    “此事定不能惊扰天朝,一切需在国内化解。

    至于化解之法,要么你我同去请罪,归还粮草,再许诺对方若干条件。

    要么,集中兵力,趁着宋军局势未稳,以雷霆之势,把尔等击溃,同时在冠上一个倭寇犯边的名头。”

    郑府尹眼睛一亮,自动忽略了前半句,精神奕奕地对后半句补充道:

    “只要击败宋军,怎么说还不是我等说了算。

    宋国伙同倭寇,掳掠天朝百姓,被我等发现,观察使俞大人帅军抵抗,浴血奋战,只为挽回天朝颜面,挽救天朝子民。”

    观察使愣了片刻,转而浮现笑容,他搓了搓掌:

    “甚是有理!如此一来,天朝不仅不会怪罪,还会嘉奖,说不定辨诬之事,能在本官手里解决。”

    一想到这里,他心头火热,连忙催促着:

    “郑大人,你要把这番说辞尽快上报朝廷,让领相大人派兵协助。

    另外,此时南道兵力不足,本官即刻回府修书,从宁边大都护府征调八千人马前来助战。”

    这里的辨诬之事,说得就是明朝把朝鲜开国国王李成桂的老爹给搞错了,并写进了明朝的《皇明祖训》,后来又抄入了《大明会典》。

    每次朝鲜派使臣去大明辨诬,大明的意思就是‘嗯,知道了,回去吧’,结果拖了一百五十多年也没给改。

    这成了朝鲜皇室的一大心病,祖宗的名字都给搞错了,还得了。

    最可恨的是,搞错也就忍了,可把李成桂的老爹写成了是李仁任,这可是首鼠两端,臭名昭着的高丽奸臣。

    为此,在朝鲜王朝开国以来,每一代国王,都把去明朝辨诬当成了外交上的头等大事。

    而大臣们,自然把这当成了可以写入史书,为后世传唱的立功机会。

    郑府尹躬身抱拳,谄媚笑道:

    “卑职恭喜大人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观察使点了点头,转身要走,就在此时,有亲卫仓惶冲进后堂,急切说道:

    “大人,反贼……反贼攻进府衙大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