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26章 大锅饭补补膘

    汽灯还不能常使用,除非是夏收秋收,或者是流动电影站来了,否则不会轻易用上。

    其实建沼气池并没有多大的技术含量,李知青可以回老家喊人,还是很容易就能建起来的。只是沼气池不同于一般的建筑,它真正难的是日常的维护。

    尤其是那种大型沼气池,一个不慎就会变成定时炸弹。正因为如此,李知青寻思暂时也没打算弄那么大,

    李知青一扭头想和徐老太商量着,是不是先建两个小型沼气池看看效果。

    跟徐春娇眼神对上,人才觉得不好意思,这不是妥妥抢了人家的话头么。

    徐春娇却是示意人继续不要停。

    李知青很快就为自己知无不言后悔了,他就多说了那么几句,出门以后嘴就没有闲下来过,嘴皮子都磨薄了一圈。

    不断有人过来问沼气灯是个啥啊。

    问的不仅多,问题反反复复还只有那几个,还不是一起来问,隔三差五才来一个。

    他问人家吃饭了吗,人家反问有了沼气等真能用上电啊。

    等他解释了一通,社员笑眯眯的跑远了,没一会拉来一个人,叫他按着刚才说的,再说一遍。

    直到下午,冷不丁响起的公社内容才救下了李知青。

    广播就两件事,还都跟高考有关。

    一来整个海岛都不用预考,另外一个就是通知高考生只上半天工,可以放半天去学习。

    高考生沸腾了,纷纷朝生产大队跑。

    也有不少直接去堵荒屋的门

    ,喊半天没得到回应,又有狗子看着门不让进,大家伙也就只好讪讪的离开,改为去堵徐水生的大门。

    徐春娇其实在呢。

    她要知道是咋回事也就说了,问题是不知道啊,浪费口水也没意思。

    那边徐水生就没那么幸运了,被堵了个正着,声嘶力竭的喊着队上没有收到消息,就算他要去打听咋回事也得让个路啊,都出不去了!

    人嘶哑着嗓子去的公社。

    公社那边也给堵得严严实实,人哑着嗓子打听了半天,回来都说不出话来了。

    原来海岛岛民和知青加起来人数有限,最大的市户籍人口就60万左右,其他乡镇都是几万人口,十几万那都是大地方。

    加上海岛教育落后,上学的人少,所以高考报名人数都不够京市一个零头的。

    市里领导寻思再预考次那都没人了,特意往京都那边重新探听了下政策。

    按着政策,预考是因为参加高考的人数太多,像京都几百万的人口不预考不行,原则上是各地本土根据报名人数选择是不是预考。

    海岛的市领导一拍板取消了本地的预考,本地高考生直接参加高考。

    有些知青特意打电报问了家里头,一听外地几乎都得预考,高兴得都能跳起来。

    同样嘶哑嗓子的李知青和徐水生商量着不预考也行吧,还省了一趟油钱了。

    于亮东大晚上又带着于磊来了。

    城里头消息传得来,他怕小姨子不知道,下了班来的,晚

    上一家三口可以挤在公社小学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