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8章 败家他是专业的。

    【在说杨广为征伐高丽做了哪些准备前,我们先说下他为什么要攻打高丽。杨广攻打高丽既有政治上的考量,也有他私人的情绪在里边,二者中甚至他私人的情绪还更多一些,为什么这么说呢?等会儿大家就知道了。

    没有无缘无故的喜欢,仇恨也是,杨广在登基那年就和高丽王结下了梁子。仁寿四年七月,高昌王和突厥可汗都亲自到长安恭贺杨广登基,给足了他面子,只有高丽王没来,杨广很不满,不过那时他也没怎样,只是在心里暗戳戳的记下这笔账。

    到大业三年的时候,杨广再次被惹到了,当时他北巡,离高丽不远。杨广想既然都出来了,那就宣高丽王高元入朝觐见吧,结果这次高元还是没给他面子,对他的命令置若罔闻,理都不理他。接连两次这么不给面子,杨广彻底被激怒了,他决定给高丽一次教训。】

    【决定后杨广就开始为这次的征战做准备,他先是开通永济渠用以运转粮食,接着又“增置军府,扫地为兵”,征调江淮以南水手一万,弩手三万人,岭南排镩手3万人,充当水军。又命令河南、淮南、江南等地造戎车五万余辆送至河北高阳,以便装载衣甲帐幕。又让幽州总管元弘嗣在东莱海口造战船300艘,工匠昼夜立于水下,皮肤溃烂,“自腰以下。无不生蛆,死者十三四”。】

    【打战需要粮草,杨广又命令民夫运转粮食器械,民夫们“往返在道,常数十万人,填咽于道,昼夜不绝,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

    —

    所有人:“……”

    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么虐待百姓,隋炀帝不怕民变吗?

    汉朝文景时期的百姓见隋炀帝这样,都忍不住连连摇头,“君父如此,隋朝的百姓,该如何活啊?”

    “苦啊,真的太苦了。”

    “当真与那秦二世无异!视百姓为畜生。”

    “暴君该死!就没如高祖那样的人推翻大隋的统治吗?”

    【杨广对这一切都置若罔闻,他的眼里只有他的大业,霸业,至于百姓们的死活,跟他又有什么关系呢?大业八年,杨广集结了水、陆大军共113万余人,大举进攻高丽。】

    —

    汉。

    刘彻瞪大了眼,“一百多万?那高丽是比那匈奴还要强盛凶残吗?要派这么多人去?”

    卫青的眉头也是紧皱,军队就一百多万人,再加上后勤起码得两三百万,如此多的人数,这么长的战线,这补给哪里跟的上?跟不上就得死人啊。望着天幕上那蜿蜿蜒蜒如长城般的军士们,他惋惜不已,都是成了年,且会打仗的男丁啊。

    【在征召了这么多人,高丽也不大,任谁都觉得胜利的天秤是倾向隋朝这边的情况下,隋朝输了。】

    这话又像一道雷响在了众人的耳旁,隋以前的所有人:“???”

    不是吧不是吧不是吧,这么多人,武器配备又精良的情况下,还输了?!

    那高丽居然厉害到那个程度?

    有远见的帝王已经命人拿来舆图,想看看这高丽是位于疆域的哪一面,顺便看看条件允不允许,如果可以的话先灭掉,也省的后代子孙麻烦。

    三国。

    曹魏时期,正始五年(公元244年。)

    反击了背信弃义袭击辽东西部高句丽、又摧毁了丸都城的曹魏将领们听到天幕上所说的高丽,他们眉都皱了起来,居然还在?

    虽然不知道后世的高丽跟这个高句丽是不是同一个国家,但管他娘的,杀就完事了。

    原本都打算打道回府的将领又驭马回去,“儿郎们随我来,为子孙计,吾等必找出那东川王并高句丽所有王族,以免贻害子孙万代。”

    军士们都热烈响应,“喏。”

    【隋朝会输不是因为高丽如何强大或者隋军如何拉胯,而是因为杨广,要没他的骚操作,隋朝绝对会赢的。然而就因为他的智障命令,导致隋军伤亡无数,最终惨败收场,那么杨广到底做了什么呢?

    因为觉得稳赢,杨广甚至考虑到如果高句丽主动投降他要怎么做,他想了想,终于想到了要怎么对待俘虏:他下令如果高丽投降,将士们就要就地安抚,不能再攻打,多么的有仁义之心啊,就是孔夫子来了都要甘拜下风。这里要吐槽一句,杨广对敌人这么的温柔体贴,怎么就没见他心疼自己国家的百姓呢?反而动辄对待如猪狗。】

    春秋。

    正在给颜回讲学的孔子见天幕点他名了,他噎了下,突然就说不下去了。

    他主张的仁不是这样的仁好吗?

    隋朝百姓们狂点头,还有人甚至自嘲道:“仙人高抬我等了,我等在那隋炀帝眼里却是连那猪狗都不如。”

    【除了这个外,他还命令将士们“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擅”,妙不妙,打战前还得先请示一下他。】

    一句话把大家都干沉默了,这是正常人会做的出来的事?

    大哥,这是打战不是过家家啊!

    【说个笑话,因为觉得稳赢,大军刚出发,工部就已经开始在金光门前搭建高台,以备举行献俘仪式,我都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自信觉得按他这打法隋朝还会赢。高丽又不是死的,站在那等你乖乖打,或者乖顺的投降。】

    【类似的操作还有赵光义,雍熙二年,宋朝第二次北伐,为了控制军队,我们的高梁河车神在每次作战前都会亲自拟定阵图,要将士们按他画的阵图打。我是真的不能理解作战要将领要按他画的阵图作战,要是战场上的形势跟他画的阵图不一样,难道还不打了吗?还是说军队先派人回去请示一下他,跟他说一下战场上形势,等他画了新的阵图再回去跟辽军作战?】

    —

    不止她不了解,所有人都不大能理解。

    秦朝。

    蒙恬蒙毅还有王贲一众老将都听的目瞪口呆,“居然还有这样的命令?这,这两个皇帝到底在想什么呀?要知战场瞬息万变,哪里会事事如你所想所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