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03章 战争是门艺术

    贾琥:“让伙房准备姜汤和食物,另外再烧好热水,好好犒劳三千营的将士们。”

    林三:“诺!”转身离去。

    贾琥又转对杨大勇,问道:“准备的怎么样了?”

    杨大勇站了起来:“已经在大营的外围挖掘了数道壕沟,拒马和木桩等正在赶造,估计明后日就可完工。”

    贾琥:“好。只要咱们扛住第一波牧民的集体冲锋,这场仗咱们就能赢了。”又对弹药库参将说道:“最近雨水比较多,一定要防止弹药受潮。否则唯你是问!”

    弹药库参将站了起来:“诺!”

    贾琥点了点头,又对火器营几位参将说道:“要注意火枪的保养,特别是火石、火镰和火门,要用点心。”

    几位参将也站了起来:“诺!”

    听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贾琥又说道:“咱们要做好与敌人肉搏的准备,满清人肯定知道咱们的火枪怕雨,当然,他们的弓箭也不能用,骑兵也不好在泥泞的草地上进行冲锋。可他们有着人数上的优势”

    听了这话,众人都沉默了。

    贾琥望了他们一眼,温和地说道:“咱们身上担着大周的江山社稷,此战关乎着朝廷的安危,就是再难,也要打赢这场仗骑战,咱们汉人可能稍逊满清人,但步战,咱们汉人就从没怕过谁.没了骑兵冲锋的优势,他们就是毡板上的鱼,任咱们宰杀!”

    赵太监说话了:“大帅说的不错,大家担着捍卫朝廷安危的干系,此战只能胜.逆贼赵喜说了,满清人不知道咱们的真实实力,下雨天火枪不能用,但火炮还是可以想想办法的还有那些震天雷.杂家就不相信这些蒙古人不怕死!”

    又对贾琥说道:“此战就拜托大帅了。”

    贾琥含笑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了林三的声音:“大帅,三千营回来了。”

    贾琥站了起来:“走,跟本帅去迎接三千营!”

    众将齐声吼应:“诺!”

    昆都仑河谷东北向

    两万八旗兵严阵以待,在风雨中列成方阵待命出击。

    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他手下的将军们环骑在一辆杏黄大马车的周围。

    马车内,和硕荣亲王永琪双眼微闭,盘腿坐在矮几前。

    就在这时,车窗外传来了乌里雅苏台将军的声音:“少主子,海东青回来了。”

    永琪猛一睁眼,伸手挑起车窗帘子,那只海东青慢慢落在地上,将那面残破的旗帜仍在了一旁。

    乌里雅苏台将军上前把那面旗帜捡起来,看了看,脸色凝重地向马车走来:“少主子,是喀尔喀部落的王旗!”

    永琪眼中寒光一闪:“废物!”接着将车窗帘子放下,说道:“走,去蒙古人的大营!”

    乌里雅苏台将军:“嗻!”手一挥,示意众将领护卫着永琪的马车先走,这才大声喝道:“后军变前军,向蒙古人的大营前进。”

    看着缓缓驶出去的马车,乌里雅苏台将军两只眼不断地闪动,接着苦笑摇了摇头,他终于明白这位大清国的少主子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败在那个周朝将军的手中了,心狠残忍、智谋不足、心高自傲,最要命的是,他是个纸上谈兵的人,缺少实战经验,还听不进去别人的劝诫。

    好好的一场以多击寡的歼灭战,硬是因为他的计谋拖成了消耗战,还让周军成功翻了身。

    相比之下,周朝的统帅就是个深通兵略的沙场宿将,不仅成功躲开了蒙古人的眼线,更是将骑兵的机动性和突击能力发挥到了极致,他已经看过了乌兰察布盟送来的情报了,所以才会领兵前来营救喀尔喀郡王,可惜还是晚了一步。

    如今双方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减小,这场战事又多了不小的变故。

    还有就是天冷了,蒙古人准备的食物也不够了。

    或许应该给上京上一封折子,不过又想到那位同样刚愎自用的皇帝,乌里雅苏台将军深深叹了一口气,一夹马腹,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