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97章 立竿见影(中)

    第197章立竿见影(中)

    早晨起来,李胜利捂了一会冻木的鼻头,如今的四九城是真的冷,靠近水面的别院,更冷。

    冻木的鼻头不能硬搓,搓的不合适,出门鼻头就会冻,万一冻黑了或是冻紫了,可就影响形象了。

    一旦冻了鼻头,至少得跟他较劲到夏天,弄不好夏秋的时候,还会曝皮的。

    今年冻了,明年大概率还会冻伤,揉揉一时爽,形象至少影响小半年。

    出了屋子活动了一下筋骨,肖凤那边也拎着一把大刀走了出来,八卦刀、八盘刀,算是一路货。

    八卦掌最重步法,手上的功夫还在其次,看着绕着圈子的肖凤人随刀走,倒是有种说不出的美感。

    八卦掌,跟形意、八极不一样,人要拧着练,许多动作,在后世人看来就是反人类的设计。

    但跟形意、八极相比,八卦却更为凶恶,也当得凶恶二字。

    拧身掏裆、锁喉、摘盔,就是李胜利这段时间跟着肖凤学的手法。

    人不是机器,稍有疏漏,就是看清了表症看不清里症,这样的疏忽可不小。

    出门之前,李胜利也给赵家夫妻做了安排,看发病的规律,差不多就是流感了。

    发烧,多半是在下午或傍晚,上午看了一上午药方、症状,半下午也没什么事情。

    一圈忙活完,李胜利先给肖虎那边打了个电话,让他找下柳爷,回来的时候把药材捎上。

    饭桌上依旧是老朋友红薯南瓜粥配荤油咸菜,刚刚练功散下去的汗,又因为几碗粥慢慢冒了出来。

    掏裆、锁喉好理解,摘盔就是拧头或是拧脖子,妥妥的杀人技法。

    一般的中医,多半都要想了再想,才开方下药的。

    洼里这地界不错,吃顿早饭,李胜利这边都有所感悟,想着因为稀饭引出的桂枝汤,他这边也加了小心。

    大致问了一下解表药的用法,李胜利又让董师在同仁堂定了一批解表药。

    尽量在上班点跑完,给公社那边一个情况汇报。

    在村里转了一圈,用完药之后,李胜利也没急着回老村部那边,让赵老大背着铺盖卷,陪着妹妹跟肖凤过去之后。

    按照肖凤的说法,练八卦掌最好的办法,就是绕桩打桩,那样学手艺的速度快一些。

    李胜利让他找杜骄阳派车送柳爷回来的事儿,也不知道这莽货,会不会记在心里。

    就跟错服桂枝汤一样,弄不好就是束邪入里,让人病入膏肓。

    吃了早饭,带着疑问背着药箱,领着妹妹跟肖凤到了医务室。

    权谋之中,这种不确定因素,或许就是让人上瘾的原因。

    挂了董师的电话,李胜利又直接打给了公社那边,找到马凤兰之后,又把施用姜汤的事,仔细说了一遍。

    只用姜汤、仅用姜汤,就是董师提醒之后,李胜利拿出的对策。

    李胜利这边处理的方法依旧简单,姜汤与大白片共用,饭前饭后喝点姜汤,睡觉之前吃上大白片。

    做事不容易,想要让洼里人将来占下虎峪更不容易,面前小小的一碗姜汤,掺杂了多少权谋手段。

    发烧的孩子七八岁大,李胜利给了四分之一的大白,一点点羚羊角粉,看着孩子服下之后,简单做了医嘱,就跟着马凤兰去了下一家。

    条件有限,李胜利也不能走到一处,就做一处桩场,练一练八盘刀,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中医的辨症除了八纲、六经、脏腑、营血这些主脉之外,还要分一下阴阳、表里、内外、虚实。

    中医吃经验,与西医一比,犹豫不决的中医,也确实让患者提心吊胆。

    回到自己的医务室,李胜利继续对比解表药的症状,这也属于临阵磨枪的手段,公社跟马店集那边他可以不管,但洼里是他的驻地,不管不成。

    让洼里也变成一个几百户、上千户的大山村,如果能借机吞并虎峪,那就最好不过了。

    坐下之后,李胜利就从里屋取了几摞医书出来,把一个个解表的方子找出来,开始仔细的参照病症。

    名家国手,一样常年医书在侧,想不明白,就得去扒拉扒拉医书。

    治疫,无论成败,都不是十七岁的李胜利该插手的,成了那叫年轻侥幸,不成,就是庸医害命了。

    想着流感带来的高烧、肺炎,李胜利也没坐住,起身又到村部给董师打了个电话,定了点同仁堂的羚羊角粉。

    对于张王两家的野望,李胜利只能给他们一句话,先洗洗睡吧,有他在,张王两家三辈人都不可能成为洼里的支书。

    借着喝水的功夫,李胜利又给马凤兰安排起了明天的任务。

    两个都没找到,李胜利又给董师那边打了电话,与不靠谱的小年轻相比,董师这类老家伙,倒是很靠谱,早早的就坐在了办公室。

    服用桂枝汤,配稀饭发汗,药理食理,在李胜利这边也就一下通透了。

    “嫂子,今天通知的村子,明确告诉你要用姜汤的,明天一早跑一遍,摸一下村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