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33章 自训班(上)

    第433章自训班(上)

    想到正事,李胜利这边也就平复了心情,安安稳稳的坐到中午,等王前进来了,先跟他吃了饭,再递上定义赤脚医生的稿子,两人就散伙各自忙活了。

    下午坐在卫生所里,想着影像里才有的精致容颜,要说不心动是假的,但付诸于行动,今时今日多少还是有些目光短浅的。

    声色犬马只是调剂,而不是生活的主色调,真想活的有滋有味,就得找事做做。

    这个事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爱好,事业当然是最好的,爱好与工作同步,那也是人生幸事。

    至于声色犬马,风雨之中不提,真要是渡过了风雨,只要有钱,不说要啥样的有啥样的,看在钱的份上,尽着挑也是没问题的。

    再者,有些东西好看不一定好玩,扫了一眼边上正是好时候、也不比关晴月差太多的王芷,李胜利摇了摇头,言听计从的都闲着呢,何苦为难自己?

    一下午的时间,接诊了七八个有些头疼脑热的病患,在村里坐诊,虽说是平静,但也无趣。

    马店集的疑难杂症,也不是说没有,但都不是眼巴前的活计,跟肚子比起来,这些个有疑难杂症的病患,不用李胜利去问,他们自己也会说挨一挨就成。

    对李胜利而言也是一样,稳住并扩大现在的盘子,保护自己跟一些人安然渡过风雨才更为紧要。

    几个月之后,他这边也就不那么着急了,腾出手之后,不用疑难杂症找上来,他也会找上去的。

    赤脚医生学习班,也得分个高中低,没资质的简单学习一下,有资质跟天赋的再培养一下,天赋惊人的那就得着重培养了,这些个躲在村里的疑难杂症,之后一个也跑不掉,都会成为问诊对象。

    李胜利这边安然端坐,关家父女就有些不淡定了,本来跟老支书定好的一些事情,第一步就出了岔子,也是两人没想到的。

    关大拿父女吃瘪,也不出老支书王胜庭的意料,关大拿想凭着女儿的姿色吃定李胜利,也是想多了。

    那小子,比他这个坐镇马店集经年的老汉都有本事,一个望门寡的小娘们,就想让本事人李胜利缴了枪,那就是说笑了。

    吃过午饭的三人,也一样坐在村部想着对策,李胜利这关不过,马店集跟太平庄之间就不会有交集,在老支书看来,无非人不够,就少上点买卖,或者将地里的劳力拉出一部分,如今的马店集不缺粮食。

    “王老哥,这事儿您帮着转圜转圜?”

    夸了海口却吃瘪而回,关大拿这边也不尴尬,直接就让老支书出手帮忙。

    能坐住了支书的位子,没点脸皮也不成,村子越大对支书本身的要求越高。

    洼里那样的小村,但凡有点本事就能压服,至于山上,一个囊膪都能做支书,就不能说了。

    像马店集、太平庄这样的城郊大村,想要压住一村人,脸皮厚只是基础,没点心黑手辣的活计,做支书不是不成,只是做不长久。

    不等社员们欺负你,公社就会先把你换掉的,集体强不强,全看领头羊,上面看中的是这个,村子越大,涉及的公粮也就越多。

    粮食连着肚子接着命,洼里、山上这样的小村子,公社或许不会关注,但马店集、太平庄这样的大村子,一旦公粮出了问题,那可就是大事了。

    大村子能稳住架,公社也不会过多的干涉,但真要是领头羊不成,就请等着公社换支书吧,村里没人,换个驻村干部当支书,村里的事外人说了算,也是不鲜见的。

    关大拿在太平庄说了算,才有老支书联系他一节,马店集的买卖能挣大钱,带关大拿一起玩,除了马店集这边人手不够之外,王胜庭也想给儿子留下一个强力的外援。

    太平庄跟别的村子还不一样,早前整村都是田庄,所以村里的土地格外的多,地多日子就过的不错,日子过的好,人们就有余力学一些拳脚、手艺之类。

    与马店集作为京郊枢纽做买卖的多不同,太平庄那边手艺人多,而且村里人多半都会点拳脚。

    除了是田庄之外,太平庄早前也不叫太平庄,而是叫做太平营,是正经的旗庄,再往前捯饬一下,就是正黄旗右营的旗营驻地了。

    这些现在是不能提,知道详情的人也不多,但老支书王胜庭还是知道一些的,这也是马店集这边一辈辈流传下来的经验。

    许多往事不可追、不能提,但马店集要跟太平庄合作一把,这事就不能不提。

    说句不好听的,关大拿这样的,在王胜庭面前是直不起腰的,因为彼此知根知底,真要是较真,隐姓埋名对公社好使,对马店集的老支书就不怎么好使了。

    这也是王胜庭敢于跟太平庄合作的底气,关大拿这边真要是敢反复,或是反客为主,一句话扫小半个庄子的本事,王胜庭还是有的。

    “不咋呼了?

    真以为长的好就能处处走的通?

    男人瞧不上,就不是女人了,那是姑子。

    老实在马店集待着吧,让你干啥就干啥,关家也是太平营的大家口了,别不识抬举。”

    老支书王胜庭这话,一半说给了关晴月一半说给了关大拿,太平营三个字一出,父女二人又是同时色变,这下被拿捏的好不酸爽。

    “老支书,这话……”

    这话能不能说,关大拿最清楚,这也是太平庄自民国以来,多出手艺人的原因,许多事总逃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的。

    话不能提也得强提,村与村之间的交往,也就是这样了,许多事都要锱铢必较,

    “这话说的还不明白?

    伱回去,人留下,买卖照做。

    至于人么,兹当是卖了,回村就说是熬不住跳河死了,尸首没捞回来,别说待在了马店集。

    至于以后,让她守着,她就得对着青灯念咒;让她伺候,她就得端屎端尿;让她待客,也就是那么回事儿了。”

    老支书这话说的直白,关大拿父女再次色变,这话现在也是不能说的,王胜庭说了,显然不是说笑,而是在表达马店集这边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