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24章 雷公炮炙(中)

    第524章雷公炮炙(中)

    事情落停之后,李胜利也没第一时间去追索彩画版的雷公炮炙论,只是打了个电话,让关系落在卫生口的王前进去摸摸底。

    彩画版的雷公炮炙,多半是官做的典籍,珍贵肯定很珍贵,但就内容而言,不属于善本孤册,如今回马店集厘清山上跟洼里的雇佣关系,才是大事。

    上面下来的药材秋收计划,概括起来无非四个字,倒不是涸泽而渔,而是应收尽收,这跟涸泽而渔,虽说有点区别,但区别实在不大。

    有了这个计划,之前不怎么好做的马店集建筑合作社,就可以变幻一下由头了。

    让洼里跟山上牵头,先弄一个药材采收合作社,试探一下乡里跟区里,即便通不过,这里是四九城,还可以通过药材公司的老陈直接施压的。

    有了采收合作社的成例,推行与否李胜利不去管,以后马店集的建筑合作社,也就有了临摹的蓝本。

    或者说是挂着羊头卖狗肉也成,无非都是合作社,没有采收任务跟义务工的时候,打着大队的名义出门盖房子,也算是为集体创收了。

    接了两处的申斥,李胜利找到在自训班这边讲医理的名老中医帮着自己看着这边的义诊,就带着杜娇阳去了马店集。

    自训班虽说只是自我学习的地方,但中医医理的讲解还是有的,虽说各地来的名老中医都被迁走了,但每天还是要有三五个过来当班讲解医理的。

    想要系统的学中医,没人引路全凭自学,那对资质的要求就高了,有了高人引路,中医的入门其实不难。

    难就难在了理解上,许多中医师的理论水平不差,脉诊的技术也好,但治病的效果平平,那就是没能真正的了解中医的各种原理。

    这话,说的难听一点就是资质差点,说的好听一点,那就是从医的时间短了,缺历练。

    这些无论是对李胜利还是对自训班的学员,都需要慢慢的推进。

    有这批名老中医在,经验的传承,稍微延后才能被提上日程,目前最主要的还是医理这边的开局,经验只是表象,真正要传承的还是医理。

    医理其实就摆在那里,用不着厘清,真正需要厘清的是医理的广谱性、普适性,让源自农业时代的中医,符合工业时代的市场化,才是厘清医理的关键所在。

    按照传统的师承,维持中医其实不难,难的是如何让中医跟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以及不断暴涨的人口契合。

    后世所说,中医无需发展,也是这么个道理,三千年的中医,理论两千年前就基本成熟了。

    两千年的农业时代,病患跟病症是基本稳定的,工业化、市场化之后,病患、病症的改变,跟农业时代也是有极大出入的。

    普通百姓在充足的物资供应之下,身体状况同样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这就是饮食结构跟中医之间的话题了,说复杂是很复杂的,说简单,也是有实例可循的。

    就比如中外之人体质不同,外国女人不坐月子、而且还在坐月子的过程之中喝冰水,就是跟中医理论相悖的。

    但相悖的不是生活习惯,而是饮食结构,人体随饮食结构发生的改变,这在中医医理之中属于个例,而以后的病患之中,这种个例将成为普遍存在的病例。

    这跟沪上名医成九如的人体有膏粱、蔡霍之分,本质上差不多相同。

    这也是李胜利要让成老主持医理厘清的根源所在,虽说后世的膏粱、蔡霍之分,跟如今成老的还有区别,但大致的理论框架还是好用的。

    医理的厘清,也是为了改变中医个体病例多,普遍病例少的症结。

    所谓一人一方、千人千面,其实问题主要还是出在了医理跟人体不契合这方面。

    后世的中成药,在这方面的考校就很多,但终是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现在的医理厘清主要就是做的这个,这事跟培养医家或是大医家无关,但可以培养出大量可以治病的普通中医师。

    说是厘清医理多少有点说大话的意思,更直白一点的说辞,应该是简化医理才对的。

    这些话,李胜利也没法说,只能在一旁慢慢引导,说是以后一年浪费的粮食,都是以千吨、万吨为单位计算的,如今这年月说这样的瞎话,只怕各地的名老中医会蹦起来揍他的。

    到了马店集这边,找到王庆平,先大致问了一下人员的安排,如今各村都在做粮食秋收、秋种的收尾工作,即便药材秋收的计划已经下达,与粮食相比,药材依旧属于末节。

    因为要参加药材的秋收,所以王庆平这边也对今年药材公司下的计划做过了解。

    除了不设上限之外,卖药材奖粮食这一节,药材公司那边给增加了一倍,又在价格上给了活扣。

    每一百斤药材额外奖五斤粮食,变作了十斤,最终结算的时候,也会按出口收益,适当的提高药材价格。

    当然二百七十九倍是不可能的,翻倍也是不可能的,李胜利估计,能在原有的价格上提个几成,意思差不多也就到位了。

    如今资金缺口大的地界,不是农村跟农业,而是基础工业,虽说大工业的基础有了,但设备、设施的完善,还是需要巨量投入的。

    这对李胜利而言就是好事了,额外增加的五斤粮食,足够他养活很多人了。

    让王庆平找到太平庄的关大拿,跟公社说一下药材采收合作社的事项,李胜利也没在马店集多待,先是去了山上村。

    今年秋收的重点,也是分阶段的,先期要以洼里那边为主,因为防空洞划拨下来的山岭地,草木类草药就是第一阶段的重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