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70章 火雷

    陈慎前世在某个网上,看到过很多类似的假设问题。

    若是粮食足够,还会有黄巾之乱吗?会造成如此大的破坏吗?会给大汉正式的敲响丧钟吗?众说纷纭,但这个答案谁都不知道。

    陈慎打心底里觉得,就这个世道而言,没有张角也有王角或者李角,没别的道理,东汉确实到了该埋的时候了。

    但能确认的一点是,底层老百姓,但凡有一口口粮,张角就肯定裹挟不起,如此之多吃不饱饭的饥民的,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人少了,波及的范围也会少点,但造成后续的局面,并不会有什么其他的变化。

    陈慎看着荀彧,继续说道:“就是这样的道理了,此番若是能在海外,寻找到更加高产的作物种子回来,并事先培育起来。”

    “待到主公登基之时,告知天下分发良种,以为祥瑞,到了那个时候,必然人心大振,令君以为如何?”

    荀彧好奇道:“你如此有把握?我往返倭国与扬州两次,见识到了这海上的大风大浪,壮观的同时又暗藏危机。”

    “以往一直觉得,长江黄河波涛汹涌,已然是凶险无比,但和大海一比,那又有了明显的差距。”

    “更为让人绝望的是,那每年夏秋之季的飓风,更是恐怖,此等天象,绝对非人力所能抵抗。”

    “据说那出海之船,去了更远的地方吧?眼下已经三年时间,杳无音信,更遑论到底能不能找到更好的良种了。”

    “我真的很好奇你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自己的底气从何而来?陈慎笑笑不再说话,这个是真的没法解释。

    一来吴林李定两人都活得好好的,黄亭和他们是同组的,作为没有选“一个不少”的穿越者,两人一切正常,就足以说明问题。

    二来那圆桌会议之时,更是联系到了他,知晓目前一切顺利,若是在北美本土上找不到红薯,他就会果断南下中美洲甚至南美洲。

    真转南美洲的话,沿着海岸线绕过好望角,穿过大西洋走非洲,进入印度洋,最后沿着马六甲海峡,就能回到南海。

    不知道黄亭到时候脑子里,会不会响起叮的一声,提醒他环游世界成功,那可是真的太壮观了。

    即使是走这条路,最多再过三四年后,也能回返。

    “令君且在扬州,安心保重身体就是,三年左右的时间,你必然能看到那一天。”

    “说不定会有很惊人的产量,到了那个时候,当真是天佑主公,天佑大汉。”

    陈慎并没有骗人,土豆红薯的产量,对于这个年代的人而言,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虽然有毒化的问题,朱婉莹已经在着手做准备了,据说通过轮种大豆的方式,再加上有机肥,就能改善很多。

    稻子这种生物,对于水的需求性,要比土豆和红薯高了不知道多少。

    南方水系充沛,又有各种汲水的工具,水车,筒车等等,实在不行还能用板车挑水,因此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在远离黄河以北地方,那难度就骤然上升。况且现在这个年代,正处于小冰期内,北方的冬天那是真的又冷又长,更不利于这种作物的生长。

    告别荀彧,陈慎来到城南不远处,还在新造的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