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224章 家庭农庄模式

    对于刘恢的话,吴阳认真的点了点头。

    “这一点我们也不敢大意,不过,最近我发现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南海郡太大了,实在不利于管理。”吴阳一边说一边在观察刘恢反应。

    他奇怪的是,刘恢一脸平静,并没有其他反应。

    “谈谈你们的想法?”

    “百姓大会有会员提出,南海郡太大了,应该划分成至少三个郡便于管理。”

    吴阳话音落下,刘恢说道,“不仅仅是南海郡的问题,很多郡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但是,你们想过一个问题没有?”

    “老师的意思是,划分成三个郡,势必增加行政、百姓大会、司法部门人员,会加重百姓负担?”

    “是啊!看来你们也想过这个问题。

    老吴,我们不能学朝廷,为了自己便利就给百姓加赋,这些年,百姓好不容易才能吃饱穿暖。”

    “那我们的问题没法解决了?”

    “谁说的?眼下是难以解决,如果南海郡人口达到200万,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相关部门做了一个预测,华夏很有可能二十年内能实现人口达到2亿。

    主要原因是人均寿命大幅度增加了。

    华夏今年的人均寿命将达到56岁。

    如果按照这样推算,200万人口只需要20年就能达到。”

    华夏根源还是土地面积太大,人口太少。

    华夏目前土地面积相当于朝廷时期5倍以上,而人口只比朝廷巅峰时期(5600多万)多2000多万,自然人口稀少。

    “现在面临一个问题,南海郡人口主要集中在靠海的南边,北边人口并不多。”吴阳如实说道。

    “正常,华夏现在走工业化的道路,工厂方向就是人流方向。

    人口有限,先集中资源打造靠近大海的城镇。

    北边尽量可能去推广家庭农庄。

    不过,你才是太守,我这个只是个人建议。”

    吴阳微笑着说道,“这样一来,今后大量人口都会走向城镇?”

    “这是必然,也是工业化必走的道路。

    我们曾经设想过,如果一个华夏家庭农庄种植五百亩土地,我们有两万个这样的家庭,就能种植十亿亩土地。

    十亿亩土地的粮食,足够两亿人食用。

    华夏达到大规模机械化标准的土地面积大约五十亿亩。

    种菜、养殖等今后也会尽量走这条道路。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让百姓种地能实现家庭富裕。

    因此,今后大部分人居住在城镇这是必然。”

    刘恢一直担心的问题是,当种地不能让大家富裕的时候,到时候很多人就会逃离家乡,这样一来,华夏空有土地,粮食如何保障?

    还有一点,那就是贫富差距会拉大,真的到了那一天,绝不是刘恢想看到的。

    “按照老师的设想,未来华夏农民也是职业农民?”

    刘恢点了点头,“各地政府农业土地开发应该有计划推进。

    对于大片耕地的应该给予保护,这一点很快会立法。”

    吴阳听完刘恢的设想,心里有些激动。

    自己小时候原本家里也是种地的,他自然清楚农民的不易。

    如果刘恢的设想能够完成,那么家庭农庄一旦实现,将来的华夏他不敢去想。

    这一刻,吴阳有些明白了,华夏住房土地私有化,但是农业土地一直没有私有化,原来刘恢是有这个打算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