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954章 样板

    阿拉伯人和安息人移民到了美洲北部、辅郡东部以后,在华夏国的帮助下,总共建立八个国家。

    大家逐渐站稳了脚跟,农耕对于大家虽然不陌生,但是耕种技术落后。

    华夏开始教给他们耕种技术。

    对于长期生存在热带地方的阿拉伯人来说,这里的寒冷他们很难适应。

    为此一开始冻死数百人,这还是有华夏火炉和火炕的前提下。

    不过,总算逐步适应过来了。

    对于他们来说,这里虽然寒冷,但是土地肥沃,适合耕种,土豆、红薯、麦都能种植,这比大部分是沙漠的阿拉伯地区好了很多。

    日耳曼人在联合国主持下,最后分成五个国家。

    其中两个王国基本是日耳曼的贵族构成。

    普通平民和基层成立了三个国家,他们决心跟随华夏,走华夏道路。

    这三个国家直接放弃了自己组建军队,而是将国防交给了华夏,因为他们和华夏北方战略区相隔并不遥远。

    刘恢看完后,心里也发出感叹。

    这让他想起了记忆中的另一段故事,那就是二战后分裂成东日耳曼和西日耳曼,这最终成了人类发展不同的两个样板。

    “公佑,你有什么想法?”刘恢合上了孙乾递过来关于日耳曼人的情况介绍。

    “大统领,德祖有个建议我认为不错。”孙乾说道。

    “哦?他具体建议是什么?”对于杨修,刘恢是他老师,刘恢时常对其敲打,因为他知道杨修这个人。

    论聪明,华夏少有人能及,文学修养也很高。

    但是,心性不够稳重。

    这几年下来,尤其是华夏遍地人才,让他的傲气得以收敛。

    “他认为,华夏应该以此为机会,进一步加强华夏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刘恢没有说话,他一直在听。

    孙乾接着说道,“德祖认为,目前全球五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主要是两种政治形态:一种是王权,另一种就是华夏这种公天下。”

    刘恢并不感到意外,如果杨修连这个都看不明白,那他刘恢才是真的看走眼了。

    “目前,走华夏道路和准备走华夏道路的国家和地区大约200个左右。

    未来随着发展,孰优孰劣会让人看得一清二楚。

    但是,很多人为了自己统治,仍然会以人种、生活方式、文化等进行狡辩。

    日耳曼则不一样,他们是同样人种,同样的语言文化,同样的起点。

    如果有一天,和华夏走同样路线的国家发展得很好,甚至远超王权国家,那将会进一步放大华夏影响力。”

    刘恢一边听,嘴角不自觉的微微上扬。

    在他看来,杨修的确进步了,懂得以政治角度看待问题。

    刘恢笑着递了一支烟给孙乾,而自己罕见的没有抽。

    “公佑,这种想法的确不错,既然这三个国家主动放弃军事武装,我们就有责任保护他们的安全。

    华夏不少公司正在筹划在欧洲建厂。

    你们外事部可以将这三个国家建厂的风险评估报告刊登在报纸上。

    有了地理优势和华夏政治制度双重加持。

    聪明的商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