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章 明日赴死


    “现在身处绝境,只要还没死,就意味着尚有一线机会。我要自救!”

    陈枫欲分析当所面临的状况,仔细寻了一根白净的茅草,放进嘴巴里咀嚼,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后,便开始剥丝抽茧,以期从中寻得生机。

    隔壁的陈敬之看到陈枫嘴里不停地吃起了茅草,其神情转化,时而欣喜,时而质疑,其心道:

    “这孩子怕是吓傻了。”又转念一想:“傻了也好,浑浑噩噩的上刑场,倒也无所畏惧。”

    陈枫浑然忘我,不停地搜肠刮肚,融合两世记忆,全力寻找可能存在的生机,却始终求之不得,急得他抓耳挠腮。

    就在大脑cpU快冒烟时,突然灵机一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革命党用枪抵着黎洪元,推其为起义军首领,以服众望!徐敬业既然高举义旗,那么他也缺这么一个角色,好号令群雄!”

    陈枫隐隐觉察到机会来了!便顺着这个思路理下去,想用排除法,选出一个最佳人选来: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育有四子,长子李弘早夭,死了好多年了,天下皆知。

    次子李贤继位太子,却因事被废为庶人,但碍于高宗宠爱,虽流放至巴州,也能一直苟活。

    而三子李显顺承太子位,于高宗死后继承皇帝位。书上记载其只当了短短五十多天皇帝,便被武则天废除,并贬为庐陵王,发配至房陵。

    帝位则由老四李旦继承。于是徐敬业才借机造反。”

    “徐敬业造反,若是扯旗,扯李唐皇室的旗具有天然正义性。那具体扯谁的旗最为合适?

    骆宾王的《讨武曌檄》乃千古名篇,徐敬业起兵的名义显然不是勤王。既然如此,就不能借用今上李旦的名头。那只剩下废太子庶人李贤和废帝李显。

    李贤在巴州,李显在房陵。到底冒充谁更好?”

    正头痛着,陈枫又想起来好像在武则天废除老三李显帝位之后,老二李贤就被她处死了。

    “这下好了,没的选择。”

    其又思考片刻,便问向陈敬之:“老爷,现在是几月?”

    陈敬之见陈枫问了一个不该问的问题,但怜其痴傻,仍回道:“现在是九月。”

    “哎吁,怪不得这里冷嗖嗖。”说着,陈枫裹了裹烂衣裳。

    陈敬之心道:“连这是哪里都忘了,可见他彻底愚痴了。”

    随后其便叹道:“这里是死牢,常年阴冷,盛夏如是。”

    “那以后夏日炎炎时,来这里避暑,岂不凉快?”陈枫刚把话吐出去,就觉察到不妥:“啊呸呸呸,触霉头,童言无忌,好的不灵坏的灵……”

    陈敬之见他竟开始胡说八道,心道:“这小子确实傻了。”

    谁知陈枫突然上前,伸长着脖子,脸贴着木栅,鬼鬼祟祟地道:“老爷,我有法子活出去。”

    “哦?你说说看?”

    陈敬之听说遇到疯子傻子说故事,要顺着他们的话,往下接便是,千万不能反驳他,否则刺激到他们,加重他们病情不说,还可能自讨麻烦。

    陈枫左右瞅了一瞅,确认屋内没有他人,便道:“你俯耳过来。”

    待陈敬之伸过头来,便在其耳边嘀咕了几句。

    只见陈敬之骤然变色,顾不得对方疯疯傻傻,便喝道:“你好大的胆子!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不怕株连九族么?”

    可其转念一想:“他哪里还有什么九族。陈氏一家子,如今只剩主仆两人,而且明日一同赴死。况且他脑子已坏,还和他计较什么?”

    于是陈敬之只好耐着性子,为陈枫分析:“你的计策若行得通,那以后呢?你刚才还说徐敬业志大才疏,成不了事。即便你免得了明日之死,却免不了明年之死。就算是他赢了,你一样是一死。你之必死,无解!”

    对方三句话里带了四个死字,陈枫却面不改色。其异常郑重的回道:“我有办法破解,你再过来。”

    陈敬之正要伸头俯耳,却又缩了回去。

    只见其摇头摆手:“我不听,我不听,我这耳朵只听得进古今圣贤的微言大义,却听不得疯癫小儿的胡言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