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75章 卖笋干儿

    现在又在挖深井,估摸着要三五日才能挖好,这又是一笔花销,得想法子挣钱才行,只是目前而言,一个人的能力太有限。

    她不由的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看来想要在这个年代当富婆,也不容易,一切且慢慢来吧!”

    一到那片竹林,远远便看到几日前冒出土的笋子已长到大半人高,而新冒出土的笋子,可是比前几日还要多上许多。

    它们一根根高矮不一,胖瘦不等的遍布满山,安月看着兴奋不已,自说自听道:“看来这两日才是挖笋的最佳时期。”

    安月放下背篓,专门捡着粗壮的笋子挖,挖了先统一堆放在一起来,等挖得差不多了,再一趟一趟运回家。

    她想着到晚上用过晚膳后,闲暇时再慢慢剥笋,待明日太阳出来正好可以晾晒。

    时间在一息一息过去,安月一刻也不舍得停歇,挖满一背篓就堆置在一起。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两个时辰。

    安月看天色不早,家中挖井的人也到了收工的时辰,她赶忙背着一背篓回家。

    回到家后,安月开始分发做工银钱。

    三个小伙子约莫是十三四五岁,个个头发乱糟糟,身穿补丁粗布衣裳,想来是挖井时,那些泥浆糊了他们一身,安月清点好银钱,一一给他们。

    最后给李景银钱,李景却是说什么也不肯收,想来是村长夫妇给他特意交代过。

    三个小伙子双手捧着做工银钱,双眼直冒金光,个个都变得神采奕奕。

    此刻,他们脸上的疲倦之色也瞬间烟消云散。

    这时,安年放学从镇上回来了。

    安年一走进院子,看到院子里有几个生面孔,唯一见过的就是李景。

    于是,他朝着院子里的几人招呼道:“小景叔好,哥哥们好。”

    李景蹲下身,笑着轻轻捏了捏安年肉肉的脸,问道:“年年从镇上回来啦!”

    而站在一旁的双手捧着银钱三个小伙子,上一息还在为自己挣到银钱而感到开心,但当看到安年走进院子时,经过一番打量,他们脸上的笑容开始逐渐消失。

    他们看着安年身着青布长裳,小小年纪却眉眼透着书卷气,全身上下干干净净,不用说话,便知是小书生。

    而他们抬手看了看自己,全身上下的衣裳,没一处是干净的。

    须臾间,三个小伙子都默默低下头,捧着银钱的双手在慢慢收回。

    李景看出几个小伙子的情绪,给安月简单说了几句,便领着他们回家了。

    他们走出院子后,安月隐约听到一句:“那个年年比我们小,一看便是书生,而我,左右不过是个泥腿子……”

    这个年代,一个家有三五个孩子属实正常,也有生七八个的,更有的生十几个,比比皆是。

    在村里,大部分人没有余钱供孩子去学堂,所以孩子多的人家,大的孩子早早就开始帮着大人务农,十二三岁便开始外出做工挣钱。

    可能这便是那句老话‘多子多福’吧~!

    他们走后,随着安年也准备进屋换衣裳。

    “年年,你在家先看一会子书吧!姐姐还要去后山。”

    安年在房间里,边换衣裳边大声问道:“姐姐去后山作甚?”

    “去背笋子,姐姐方才掰了很多笋子,现下还堆在竹林里呢。”

    “那年年也要同姐姐一起去背。”换好衣裳的安年走出房间,边说边快步跑去拿他自己的背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