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610章 首战功成

    (感谢书友大海广阔般的聪明阅点打赏,木偶拜谢!)

    奥匈帝国的军备差劲,在开战之前石红联还没有确切概念。

    但是到了战场上后,他立刻深刻的体会到了,奥匈帝国陆军真的太废了。

    双方战壕相距足有9公里,南华一方的75mm野炮稍作前置就可以轻松打到奥匈一方的战壕防线,而奥匈的火炮根本打不到南华的防线这边,最接近时居然还差了1000米。

    (奥匈帝国的主力部队采用的乃是M.5青铜炮,根本不是欧洲强国普遍采用的钢炮。

    1905年奥匈军事情报局就曾警告奥匈军方,M.5炮比俄军同级76mm“普梯洛夫”野战炮少了整整一公里的射程,射速也处下风。

    但是为了省钱,奥匈军方依旧采用M.5装备部队,奥匈军方采用此炮的原因就是物美价廉。

    1914年的战争爆发前夕,奥匈军事情报局就对俄、奥两国野战炮兵做出分析,认为俄国师、军级野战炮在射程和炮弹重量上已完全压制了奥军,并且拥有数量优势。

    这个问题很关键,奥匈帝国的驻军肯定不是圣人,到这边来当土皇帝,肯定得刮点油水。

    各种人种的士兵共处一支部队中,他们的语言各异,无法做到切实沟通,难怪会打败仗。

    ……

    区海娃也不在意,敌人没有留下各项军舰设施,是应该的。

    这让石红联更加受伤,敌人都跑的差不多了啊。

    是以英法联军直接接收了门第内哥罗的首都,尼古拉一世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从安提伐利港动身赶往他的首都。

    看到对方的火炮这么差劲,石红联总算明白了,为何昨天南华军到了之后可以十分安逸的挖掘战壕,而对方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打断南华军的企图。

    ……

    他们发现卡塔罗港内的设施大都遭到了破坏,唯一的好处是,奥匈帝国海军并没有彻底炸毁这座海军基地。

    于是安排士兵给敌方缴械,再然后就是过去接收港口中的战舰。

    ……

    因为天色黑了,南华远征军不得不架起火盆,在战场上夜审奥匈方的军官。

    在他们本来的计划里是继续向北进发为好的,毕竟南华的潜艇部队有优势,可以对付沿途遇到的奥匈海军。

    奥匈帝国残余的陆军再也没有抵抗的勇气了,他们举起白旗投降了!

    面对这样容易的胜利,让石红联等将领十分意外又份外觉得不痛快。

    舰船上面的舰炮都有些残旧,区海娃准将率领的海军分舰队堵在卡塔罗河湾口一下午愣是没有遇到一艘敢于出来对战的海军舰船。

    奥匈帝国陆军没有这项配置,防空炮只能在他们最新的无畏级战列舰上能见到。

    谁知道,他们审问过程中发现这些俘虏的人种十分复杂,除了马扎尔外还有克罗地亚、波黑以及捷克斯洛伐克人。

    同样都是双翼飞机,南华的飞机可以飞过去轰炸奥匈一方的阵地,而对方的飞机却几乎伤不到南华一方。

    7月1日下午5点钟,南华远征军已经连续出动了100架次飞机轰炸,每架飞机每次可以抛炸20枚炸弹。

    是直接向北还是向东进入塞尔维亚境内?

    在从本土过来时,军部并没有给出明确意见,需要他们这些前线军官自己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