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48章 公告学部

    三日后,澄城县的城门口、乡村的公告栏,都对外张榜了很多公告。

    其中最令人在意的,自然是《学部建制令》。

    “兹,天下教化,唯礼教先天下,今大同之名,天下人难明之,故孤欲令天下知之。

    特此,增设学部,主管天下生员、教育、科举、普及等事。

    学部下设:教育司、学校司、科举司、本业司。

    教育司:主掌教材撰写、课业规划。

    学校司:主掌学校增减、教职任免。

    科举司:主掌科举定制、考题规划。

    本业司:主掌生民技能,学业规范。

    本朝科举不同历代,而是主张量化科举分数,精研技艺,规范本业,让天下万民,都能获得更多生活技能,使民有本业之技能,而安一户之素然。

    故此,再次重申,本朝不论农工商兵等,只非罪籍再录,便可科举。

    而科举不同历代,本朝学子,将进行学历化修改。

    同时,为了普及有教无类之功德,孤决定,修改学校制度。

    学校从今往后,分为全日制学校、半日制学校两类,以及小学、中学、大学三等,太学府、国子监、同文馆三系。

    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四年。

    全日制者,顾名思义,入学伊始,每七日须有五日点卯下值于学校,同时除却春假一月、夏假一月、秋假一月、冬假一月之外,另有一些小假,余者不随意增加。

    并且,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只能定为全日制。

    半日制者,四年级方可开设。

    一日开上、中、晚三班,学生自选搭配,自由听讲,学费降低,也可听课一节,买票入之。

    一学期点卯满额,即可参与考试。

    假日只有春夏秋冬四个月以及其他小假,余者皆可参课,课表每七日一排,提前通知,提前选报。

    同时每个月,不论全日制还是半日制,都需要进行一次月考,每半个学期进行一次县考,每一个学期进行一次州府考,每一个学年进行一次省考。

    学子,以学历、学位者,为科举通途之基。

    学历考学,哪怕罪籍之人,亦可参与。

    学历定阶如下:生员、秀才、举人。

    学位定阶如下:进士、博士、翰林。

    月考学校自理,三年级后,六次及格三次,可得生员学历。

    县考由本县组织,准所有获得生员学历的考生参与。

    六年级后,于六次考试内,四次及格者,可得秀才学历。

    秀才入州府考试,九年级后,于六次考试内,五次及格者,可得举人学历。

    凡举人者,欲得进士学位,须入大学。

    而考选大学,须满学九年方可参与南北中三卷分榜考,然后省内省外大学择本省外省举人优者入学。

    入大学之后,参与课题,积极研究,发布论文,解惑天下人,定论以理,言之有理,并在省考之中,四年出一篇论文,答辩通过,即可入进士。

    入进士,欲要精进,可评选博士、翰林。

    而想要为博士、翰林,需要加入太学府、国子监、同文馆三系研究。

    太学府,负责研究民生课题。

    国子监,负责研究工造技艺,定论物理。

    同文馆,负责载录文史,校订谬误。

    三系各有分工,大能者可同时身兼三系博士之名。

    而翰林为公举,天下之贤能,论文与功绩都有者,朝廷选拔,上位亲笔……”

    站在公告前,不少被晒得黝黑的读书人,正在窃窃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