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11章 战后的利益分配

    深夜十二点,莱离开了林逸的临时官邸。

    从那之后,庞加莱一改之前的态度,从反对财团们独立建国,变成了默许的态度。

    而少了庞加莱的阻拦,在高卢帝国内部,支持财团独立建国的呼声越来越大。

    一个月之后,就在战后和谈的尾声时间,庞加莱终于签下了转让斯特拉斯堡地区的文件。

    与此同时,埃德蒙等人也通过资金压迫的方式,迫使威廉二世签下了转让莱茵兰地区的文件。

    于是,在欧洲,一个新的小国雏形,就这样出现。

    而在这个国家出现的第一时间,大夏帝国,高卢帝国,汉斯帝国,米利坚第一时间选择承认。

    紧接着约翰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意大利也相继承认。

    面对这样的情况,世界各国承认,可以说这个新兴国家算是在国际舞台上站稳了脚跟。

    不过,这个新国家,跟瑞士一样,在成立的第一天就宣布自己为永久中立国,并且不设立军队,国家安全将由高卢帝国和汉斯帝国共同承担。

    为了让这个国家成立,财团们经过商议,决定减免一定程度的各国战争贷款。这一举措,让负债累累的汉斯帝国松了一口气。

    但是,汉斯帝国为了这些战争贷款,却丢掉了自己的工业区莱茵兰,高卢帝国也丢掉了自己东线的防御核心。

    也不知道最后到底谁赚谁亏。

    本来这个国家成立的提议,是在和谈一开始就提出来的,但是林逸和一帮子主要参战国的首脑,都不愿意在一开始谈这件事。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太了解这群财团的心思。

    如果自己先去谈建国这件事,那么财团绝对不会在赔款方面松口。只有利用财团们急于建国的心理,迫使他们在其他方面让步。

    这句话说起来可能很搞笑,很矛盾,但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换一个概念来形容这件事,可能就比较好理解了。

    把国家当成公司一样来看,就是财团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投资了具有竞争关系的公司。双方在市场上大打出手,打了个你死我活。

    那么输的一方就会被赢的一方通吃。

    那么问题来了,输的一方,那些原本拥有股权的人要怎么处理?是不是要通过谈判解决?

    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那么即便是0.01的股权,大家都要说清楚。

    可是,这个时候,你抛出一个所有财团都想要的东西出来,他们迫切的想要这件东西。有了这种想法,他们还会去计较那0.01的股权吗?

    在独立建国这个诱惑之下,大家差不多就得了。

    林逸他们就是想要利用财团们这种想法,迫使他们尽快松口。

    事情的结果,也正如林逸他们所想的那样。为了能够尽快的建国,那些财团们放弃了一部分的利益,来促使欧洲各国正式停战。

    而当文件正式签署之后,那些财团们就迫不及待的将他们的资产往莱茵兰地区转移。

    看到那些财团们这样的举措,林逸真的很想笑。

    这简直是把肉放在了狼嘴边,这不是诱使周围的人对他们虎视眈眈?

    看到这样的操作,林逸也在心里也是忍不住的想要吐槽一下。这些人,真的是只适合做生意,对于政治,那是真的一点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