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689章 双方进入白热化

    经过阿道夫和米勒兰商议之后,他们都觉得应该要夺回地中海的控制权,不然的话,他们在欧洲的情况,将会非常的困难。

    而在没有海军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还是要控制北非。

    只要能够将整个北非拿下,那么就可以沿着北非的海岸线,修建机场,加强南地中海的制空权,进而阻挡约翰帝国的舰队通过地中海。

    而此时,在北非地区,汉斯帝国没有地盘,高卢帝国在北非有一个法属西非,而意大利王国有一个利比亚。

    但是只有这些,还不够!法属西非的西面还有约翰帝国的地盘,同样的,在意属利比亚的东面,同样也有约翰人的地盘。

    而这个地盘,就是埃及。同样,苏伊士也被约翰帝国从属的埃及控制着。

    并且由于之前他们的重心是放在了欧洲,导致现在他们在北非有地盘,可是驻军却比较少。

    整个法属西非,高卢帝国只拥有15驻军,而利比亚的意大利军队也只有8万。

    米勒兰和阿道夫商议,既然是想要彻底控制北非,那不如趁机夺下约翰帝国的苏伊士运河。

    用阿道夫的原话就是,既然要打,那不如直接大干一场。

    于是,在阿道夫和米勒兰的商议下,高卢帝国第一批出兵50万,汉斯帝国出兵30万,意大利出兵60万进入到了北非,准备将整个北非都夺过来。

    发现没,这一次北非之战出兵人数最少的,反而是汉斯帝国。

    这就是一个好队友的作用,而不像原时空那样,汉斯帝国一带二。

    有了高卢帝国的加入,可以让汉斯帝国将重心放在欧洲。

    而高卢帝国只需要防备自己国内的海岸线,所以没有那么多作战任务,这才让高卢帝国拥有可以抽调那么多士兵,进入到北非。

    同样的,在东线战场,高卢帝国也派遣了一支人数不算少的大军,支援汉斯帝国抵挡布派共和国。

    而这支被派往东线的高卢军人数,也有40万。

    在三国之中,任务最轻松的意大利,则是承担起了北非战场的物资援助,和60万地面部队。

    在这样的安排下,两国联合进攻莱茵兰共和国的兵力依旧保持在44个师,总人数在80万左右。

    东线战场由于需要抵挡布派共和国的钢铁洪流。汉斯帝国,保加利亚,奥地利三国,再加上高卢帝国的支援,和少数意大利军队,人数更是高达450万人,共有250个师。

    而北非则有78个师,140万的总兵力。

    相对应的,布派共和国进攻汉斯帝国的兵力达到了312个师,500万人。

    同时,在圣彼得堡方向,由于需要抵挡芬兰王国,布派共和国也投入了20个师,32万人。

    在北非,主要以约翰帝国和米利坚组成的协约国联军,为了守住南地中海航线和苏伊士运河。

    两国也投入100个师,共计160万人的大军抵挡。

    可以说从这一刻开始,欧洲战场的战争,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同盟国和协约国都开始拼命了。

    几个战场,双方参战人数,已经达到了千万人的规模。

    看到这一幕,最开心的当属林逸。

    因为他知道,随着欧洲几大战场一开打,那么他们对于东亚的关注度就会减少很多。

    而且,等到这一场战争打完,双方也会进入到一个疲软期,这个时候,就是大夏开始发力的时候。

    大夏的实力,全面碾压樱花国,可是从5月份开战,到现在,大夏连樱花国本土都没有登上去,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了。

    大夏是没有实力登陆樱花国本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