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百七十章 定策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此情此景,何长缨还能再说什么?他只能点头答应。

    在心里面却是一声叹息。

    这个大清朝,这个北洋啊!

    “走,去吃饭。”

    虽然何长缨的也没拿出什么有效的办法,可是因为何长缨的话,让李鸿章对辽东守卫战的构建梯次也顿时明晰起来,所以心里面还是很高兴的,这次这小子也不算白跑这一趟。

    具体的就是坚守鸭绿江,大连,水师尽量不要乱出门晃荡。

    慢慢的耗着,一直耗到东洋在扩大战果无望的情形下,老老实实的接受西洋各国的调停。

    从此天下太平!

    何长缨这个时候肚子也饿了,一听到吃饭,顿时也是很欣然站起。

    一屋子的人都古怪的望望何长缨,又望望羞得俏脸粉红的李经溥,觉得特别的好玩。

    要知道这可是家宴,吃了这顿大家心照不宣的饭儿,这事儿就算是定下来了。

    就等着以后战火调停下来,何长缨这小子就可以腆着脸来上门提亲了。

    一大家子人围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饭,李鸿章今儿高兴,难得的吃了两小碗八宝粥。

    然后叮嘱何长缨不要在津门逗留太久,尽早赶回鸭绿江防线。

    接着就是脸色一整。

    他要去给叶志超,卫汝贵,这两个跟随他多年的老属下送行了。

    “你回津门的事儿要注意保密,不然让朝廷的清流知道少不得要弹劾你;晚上我和楚宝都说好了,咱仨儿老地方见。”

    李经方把何长缨送上马车,一再的叮嘱,然后放下车帘子,马车咕咕,驶出总督衙门。

    上午十点时分,马车到达大沽援朝军新兵营,何长缨走下马车,听着里面此起彼伏的枪声,嘹亮的军歌声,列队的口号声,不禁眼睛湿润起来。

    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一个共同的让我华夏民族崛起的目标,无论是在朝鲜还是在津门的战友们,都在拼命的努力奔跑着。

    不久,整个援朝军新军营欢呼震天!

    “第一期400余人的速成班所有的科目已经集训完毕,第二期入营653人,现今淘汰6人,预计一周可以集训完所有的科目;第三期现今报名筛选了571人,里面都63名来自香港,南洋各地,而且每天都有新的到来。”

    “津门采购的物资,已经完毕,新军装全部改为黄褐色,随时可以运走,新军营已经全部提前换装;比尔在欧洲采购的军火物资,还有5名奥胸帝国的山地猎兵团的教官,28号在红海的阿萨布港暂停,发了一封电报,预计还有50天的行程。”

    山坡之上,一群援朝军的训练长们站在何长缨的身边,陈世杰和被李经方安排人通知的熊凯玉,正在汇报各等事物。

    “咦,这小子不是何长缨么,他怎么回来了?”

    大沽北乙炮台上面,罗荣光听到边上的援朝军今儿异常的分外骚动,就上了炮台,举着望远镜到处瞅。

    突然就看到在北面的山坡上,一个穿着黄褐色援朝军新军服的家伙非常的熟眼,不正是何长缨那家伙么?

    罗荣光不禁失声叫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