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章 平地风波起

    又是一年清明时,春和景明、草长莺飞。金陵城郊游人如织,这也是大明一年来为数不多的游玩盛节。于是乎,李旭也不甘寂寞的带着文秀、宝儿、芸香还有几个使唤小厮,套了两辆马车,来到城郊原野上,准备来一场春游。

    此时的李旭已经八岁,身形看着又长了一些,内着锦缎童子袍,外面披着一件貂绒领子的披风,倒是文秀怕倒春寒,硬给李旭加上了。宝儿和芸香在远处放风筝,也许是不得要领,怎么也飞不起来,李旭见了,只得接过手来,调了调风筝骨。又带着风筝在原野上跑了一圈,待到风筝飞了起来,这才站在原地,手中慢慢一收一拉,眼看着风筝越飞越高。

    李旭把手里的风筝线团递给宝儿,又教她怎么收放线,这才又走回自家的毡布边,坐了下来。

    ”三少爷真是聪明得紧,往日也没见少爷放过纸鸢,今日看来却是熟手了。“文秀坐在一边笑着打趣。

    ”你少爷我可是生而知之,纸鸢算什么,改天造个飞机给你看看。“李旭懒洋洋的回应。初春虽然还有一丝寒意,可是暖暖的阳光照在脸上,舒服的很。李旭觉得在野外睡个觉是很不错的选择。

    文秀却有些疑惑了:”飞机?“

    ”你不明白,改天造好了给你看。“这个时代造飞机,怎么可能,且不说蒸汽机还没发明出来,就算李旭知道原理,他也懒得做,好不容易穿越一回,享受生活才是重点。李旭觉得自己眼皮越来越重,干脆睡一觉好了。

    文秀却看不得李旭惫懒的样子,伸手摇摇李旭:”三少爷,大奶奶可说了,哪怕出来踏青,也别忘了读书,二少爷今岁要参加院试,三少爷也别落下才好。“

    ”我那二哥,好歹也是个勋贵子,却偏偏和那些寒门一般挤出身。这不是舍近求远嘛。”李旭闭着眼睛,撇了撇嘴。

    ”二少爷才是有志向呢,说是要去杭州府找大儒求学,给大奶奶求个诰命夫人,别人都说二少爷孝顺。“

    李旭没说话,只是轻轻摇摇头。大哥随父亲去荆州公干已经两个月,短期内不会回来。二哥去杭州府却是自己劝的,这也是李旭计划的一部分,只有父亲和大哥二哥都不在,他这个李府嫡子才有说话的权利,才好安排接下来的事情。一切都准备就绪,只看那个火药桶什么时候爆炸了。

    ”三少爷,该起来读书了。“文秀看李旭真的要睡着了,又使劲推了推李旭的身子。李旭无可奈何,只得起身,从一旁的书匣内随便拿了一本书,打开来,却没有读书中的内容,而是随口念了一首后世懒学的打油诗。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怕冷,收拾书包待明年“

    ”好诗、好诗,兄台真乃吾辈之人。“文秀听到李旭的打油诗,正准备好好劝李旭一番,免得大奶奶说自己不尽职尽责,却听见一旁有人出声附和。

    李旭心里好奇,这首诗要是真被那些读书人听到,指不定会被骂成什么样子,此刻却有人高声叫好,却是何居心?李旭砖头一看,是一个身着绸缎,体型微胖的小子,看上去倒是和自己差不多大,正在抚掌大笑,身边一群小厮打扮的人,举手抬足却有些怪异。

    李旭站起身来,拱手作揖:”在下一时兴起,只是和丫鬟斗嘴而已。敢问兄台台甫。“

    那小子回了一礼,笑嘻嘻的说:”未曾进学,不劳兄台垂问,在下张继,今日来此踏青游玩,却未曾想遇到兄台这般洒脱之人,着实欢喜。敢问兄台?”

    李旭摸不着头脑,张继是谁?莫非是荣国公张玉的子侄?没听说过啊。不过也不好问,只得回礼道:”在下李旭,见过张兄。“

    ”好说,好说,今日风光秀丽,天朗气清,正是交友的好天气。不知是否可以与李兄青梅煮酒一番。“

    李旭看了一眼张继身后的那群小厮,张继却是明白了李旭的意思,朝身后摇摇手:”你们自去找乐子耍把,我要与李兄把酒畅谈,人家女眷在此,你们围着也不方便,留下陶仪和月莹即可。“

    那群小厮听闻,便向张继行礼后四散开来,不过也没走远,站在人群中左顾右盼,李旭却心中一惊,这群人看上去手上都有些功夫,举止怪异,倒像是宫中内侍护卫。这个张继是什么人?

    虽然脑海里一直在回想历史上是否有张继这个人,但是李旭并没有表现出来,依然笑呵呵的引张继来到毡布就坐,又唤来文秀,添置好了酒具和吃食点心,和张继一杯一杯喝了起来。至于宝儿和芸香,早玩疯了,李旭也懒得唤她们回来,有文秀一人足够。

    “李兄刚才虽是随意吟了一首打油诗,却也道出小弟心意。”张继喝了一杯酒,摇摇头:“春困秋乏,夏热冬冷,可老师严厉,每日卯时便起,苦读一日,至戌时方歇。苦不堪言啊。”

    李旭摇摇头,后世那些高中生,早上六点起来,晚上十点才下晚自习,不也熬过来了嘛。不过嘴上却说道:“想来是令尊对张兄有所期待,故稍稍严厉了些。也是一番好意。”

    “也是,读书习武,本我辈之职,只是日积月累,倒是身子有些酸紧,今日踏青,方才觉得松快些。”张继伸了个懒腰,双肘后撑,半躺在了毡布上,那个叫陶仪的随从正欲上前,却见李旭看了他一眼,也停下来,不再有动作。

    李旭也学张继一般,侧身躺在了毡布上,拿起一块桃片糕,笑着说:”读书习武看似不同,道理却是相通。须得一张一弛才好,绷的紧了,再好的弓也得拉废了。“

    ”就是这个理,赶明儿上课,我也得告知家父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