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五百四十章 做贼心虚

    雪鹰领主

    、龙王传说

    、超级兵王

    、修真之覆雨翻云

    、武道至尊

    、永夜君王

    、我的邻居是女妖

    、仙木传奇

    【省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贼心虚的缘故,他也没胆今晚再见熊文斌跟熊黛玲,也怕熊黛妮露出什么马脚,给熊文斌打过电话,推说县里有事,要赶回来,拖后几天再谈海装产业发展的问题,就开车先回霞浦。

    ******************

    待新浦钢厂、省钢的电炉钢项目建成之后,东华全市的钢铁产能将接近七百万吨,也将成为名符其实的钢铁大市。

    七百万吨的钢铁产能,大概每年能为东华直接提供近二十亿的财政税收,算上配套产业的发展,这个数字可能将会更高。

    钢铁产业的发展,也是有限度的,梅钢的产能也不可能无限的扩张,新浦钢厂一期工程建成之后,也需要缓一缓,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扩张,但东华的发展不能就此而止。

    而且地方财政过度依赖单一产业的发展,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钢铁产业同时也需要往纵深发展,往钢铁精加工及机械设备制造等方向发展。

    东华沿江沿海岸线长达两百余公里,其中一二级的优质岸线资源占到两到三成,除了此外,境内还有几条吃水颇为的内陆运河与江海相接,十分适合发展各种临港产业。

    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工业是临港产业里极为重要的分支,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东华在这方面的发展严重不足。

    之前发展严重不足,也意味着有很深的潜力可挖,沈淮与熊文斌都赞成这是东华产业多元化发展、钢铁产业往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熊文斌这段时间的工作之一,就要市政研室与产业规划所共同为东华的海洋工程及船舶工业拿出一个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来,以为在钢铁产业之外,为东华再打造一个先进制造业的基地来。

    根据市政研室给出的调研材料,目前东华规模以上船舶修造企业仅十七家,九五年总造船完工量仅五六万载重吨,整个产业在九五年的总销额收入不足五亿。

    东华的船舶产业不要说跟其他造船工业发达的地区相比了,相比较徐城,也有天壤之别。

    徐城当前造船产业规模发展到年完工总载重量超三十万吨的水平,是东华的六七倍之巨。不过,由于徐城位于渚江中游,航道浅,江面窄,在修造万吨以下船舶,有技术及人力资源的优势,只是并不适合建造更大型的巨轮。

    而未来海洋航运的核心,多是由数万吨、十数万吨甚至数十万吨载重的超级巨舱组成;这对发展造船产业的岸线资源,提高极高、更严格的要求。

    在这一点上,濒江临海的东华有着比徐城好得多的天然优势。

    沈淮与熊文斌一方面要努力说服省里,同意将全省造船产业规划跟扶植的重点弃徐城而取东华,同时自身也加强船舶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争取培育三到五家年产能在十万载重吨以上的大型船企。

    理想很丰满,现实则削瘦露骨。

    全市十七家规模造船企业,以昭浦造船厂为首的四家修造船厂在霞浦。

    然而就是霞浦县以前重点扶持的昭浦造船厂,也都没有造两千吨以上的大中型船舶的平台。

    目前看来,仅仅是内部重点扶持昭浦造船厂的发展,也不知道发展到何时才能叫昭浦造船厂具备建造万吨级巨船的能力,而县里显然也不能冒着巨大的财政风险提供担保,向昭浦造船提供无限制的贷款支持。

    当然了,无论是梅钢还是淮能,还是鹏悦集团,都有往造船产业延伸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