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九十章 认错

    对韩诺来说,只要家人性命无忧,就可以放心了。但对别人来说,绝非如此。

    等家里的惊喜骚乱平定以后,凌松泽开始同文素秋正式商议交待之时,脸色却是沉重的。

    “这一次,我倾尽全力,大家的性命安全应该能保住,但也仅此而已,事情太大了。不付出足够的代价,想要轻易脱身,是不可能的。”

    文素秋神色灰败,却只黯然点头。

    洛城那边,若是一战得胜,这军粮到与不到,也不过是锦上添花,无关紧要。可即然失败了,又怎能全身而退。

    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只是人总会期望奇迹发生在自己身上,总会把希望寄托在能力更强大的人身上。

    “就算证明了是有人故意陷害,我们也不能脱罪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若是寻常之事,被人陷害的,当然没有罪责,可这是军国之事,军令无情,贻误军机就是贻误军机,再多的原因,苦衷,最多略略考虑减罪,绝无可能脱罪,更何况……就算证明那次抢粮,是有人故意为之,但小诺也逃不开干系。因为,他姓韩”

    他姓韩,韩家族人犯的罪,他也难逃诛连,韩氏一族,内部的纷争,他也同样有责任。

    “你也不用太担心,一仗输了,接着调人调物继续打就是了。当年风相遗泽犹在,国势还算平稳,一群流寇就算凭着奇谋打赢了几仗,终不可能持久,朝廷大胜,是迟早的事。只要能胜,且胜得快,我们的罪责就轻上许多。”

    文素秋默默无言,以举国之财赋堆山填海地压上去,砸也能砸死人了。朝廷虽为了脸面,必须硬挺,但有富户送上门来挨宰,朝中诸公,想来都是十分欢喜的。

    “抄家是免不了的,毕竟朝廷也缺钱,不过,是即抄且杀,还是又抄又流,又或是只抄钱财,人却能苟全,这差别就大了。当道诸公为朝廷筹钱的心意,自然是一片赤诚,但若是自己也能顺便发点大财,几千里外,一群商人们的死活,想来是无关紧要的。”凌松泽的声音里,有着压抑的愤怒和隐忍“只是他们胃口通常大得很,也不能指望他们有多顾念这些年一同分红的旧情份,要想打通关系……”

    当年凌退之之死的教训,简直刻骨铭心,不付出血的代价,岂能喂饱那些恶狼。

    文素秋依旧默默无语,只是将那装满了当票的盒子递过去。

    凌松泽愕然,大成号没少开当铺,那当票他也是看熟了的,只是这一次,看到这个憔悴不堪的女子,捧着那代表她几乎全部家当的当票,决然递过来时,终是有些吃惊了。

    这个世界对女子过于苛刻,女人能用来谋生的手段,能合理拥有的,只单独属于自己的财富,都极少。所以女人往往比男人更紧张在意自己的钱财。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这次大难,韩氏一族,多**人带上自己的嫁妆就要跑,就连大成号被扣的商队人员,也有不少人的妻子,在第一时间,把嫁妆转移回娘家。

    文素秋有文家庇护,个人安全脱身的机会还是很大的。有这笔钱财,一辈子也有依靠倚仗,可她第一时间,不是典卖大成号的产业,而是把自己所有私财都拿出来了。

    凌松泽一时也是有些惊讶感慨,倒真是小看了这个女子。

    但他也没有推让,毫不迟疑就接过来了。

    这样的生死关头,要的就是所有人全力以付,谈不上客气,也没有谁应该被单独保全。

    “只有这些是不够的。”

    “我知道,我已经准备抵押贱卖大成号的产业了……”文素秋勉力在凌松泽面前说完这句话,已是羞愧地无地自容。

    这就是她坚持拿回韩家产业管理权的结果,这就是她想要保住韩家产业的结果。

    “卖是要卖一点的,但一家大商号,最值钱的时候,还是它正常经营买卖之时。一旦关起门来,紧急筹钱发卖,再值钱的商号,都很难卖到一半的价钱,更何况,我们也不能全卖,总要留一些象样的产业,让朝廷抄没接收。帐面上的数字还不能太难看,这样,朝中的人,才好说话……”

    文素秋紧张不安又焦虑:“这怎么来得及?”

    要是有足够的时间,产业不用贱卖,一样一样,卖到合适的价钱,倒是有可能在保留一大半产业的同时,筹到这笔钱,可眼下,谁知道朝中时候定罪,谁知道,被凌松泽勉强拖住的一群恶狼们,时候耐心尽失。

    “我算过了,勉强还是可以筹到的。”凌松泽还是比较镇定的。

    “不可能……”文素秋摇头,她虽不是很了解生意,但多少对大成号的财富还是有个概念的“大成号凑不出来的。”

    “怎么会呢?”凌松泽也同样摇摇头“不要忘了,大成号不止是韩记,还有凌记。”

    文素秋一怔,呆呆看着他。

    危难之时,凌松泽相助,那是他与韩家多少年的情份,出了这么大的事,不可能袖手旁观。

    可是,加上凌记大成号,那就远远不止是人情了。

    那是他的全副身家啊。

    别看凌记和韩记都是大成号,但所有的田地,店铺,财富,种种文契,在官府的存档,那都已经分割得清清楚楚了。

    韩家就算有天大的灾祸,与凌松泽也没有关系,他姓凌,不姓韩,义父义子,义兄义弟这一类口头上的称呼,在官府的文档上,是不加纪录的,怎么也株连不到他身上来。

    这一场大难,他肯伸援手,已是大大的人情了,何况是把身家都填上来。

    文素秋嘴唇颤动着,她没有喜极而涕,连声称谢,也没有痛哭流涕,愧悔不尽,口头上的谢与悔,与此相比,都已经太轻,太轻了。

    凌松泽自然知道,这个时候,说,做,她都会更加难受,更加悔恨交加,所以,他也不说,就开始忙乱起来了。

    梳洗一番,把自己打理得重又光彩照人,把所有的艰难窘迫,藏在光鲜随意之后,他出门去拜客,各方官员,当地有身份有地位的大商家,都一一拜到,招集大成号的人员,安抚人心,稳定大局。

    同一时间,韩记,凌记,两家大成号,都开始把大量抛售贱卖各类产业。

    文素心这回绝不掺乎,把全部的事情都交给凌松泽处理了。只安心在家里等着。

    这个时候,不需要两个声音,两个作主的人,她管好家里不出乱子已经够了。

    只是外头的消息,还是不断传进来的。

    凌松泽尽量只送些好消息,哪些产业以哪种较合适的价格谈下来了,哪位官员表示了愿意继续支持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