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章 相见

    省城,督军府

陆老督军看着桌子上摆着的陆家三兄弟的照片,心情颇为复杂。陆家祖上虽不是世代官宦,可陆老督军也不同于一般的草莽武夫,治家颇严,陆家四个孩子都能独当一面,非纨绔子弟。长子陆少蘅,老幺陆少荃自小就随自己带兵打仗,渐成左右臂膀,独当一面;老三少芷留学日本,现在是督军府的外交处长,洋人当道,没个自己人和他们打交道终究是不行。女儿少兰虽说是女流,可是行事做派,却不输男子。

可是嫡庶这个千古难题,却是怎么也绕不过去。自己还在位,底下的人就开始站帮结派,为了荣华富贵,赌一把前程。可是身为陆家的当家人,陆督军肯定不愿意祸起萧墙,一旦孩子们被小人利用,自己辛苦打下的这片江上恐怕就随之付之一炬,这一片江山多少人盯着啊。

老四少荃最像自己的,做事果断又不失缜密,在军中摸爬滚打多年,能吃苦,治军严格,年轻一辈中威望比较高,如果在其他方面历练一下,不失为最优秀的接班人,可是庶出的身份却是绕不过去的大难题。长子少蘅是嫡出,原配韦夫人娘家势力庞大,掌管着南岭金矿,这可是自己最大的财源,族中、军中、政届也有相当一批人支持陆少蘅。鉴于此,陆督军不得不刻意压制陆少荃,除了带兵,尽量不让他接触其他方面。

这次颖阳兵变,自己事先没有听到一丝风声。事发之后,陆少蘅才搬出族中军中几个老人来给自己建言,说什么,‘拥兵自重,放任自流,倘若酿成玄武之变,实为大不幸,少蘅嫡长嫡子,军政娴熟,于情于理自是应当承大统,望督军早定大计,防患于未然,于军于民都是大幸之事。’

陆老督军骨子反感这一套说辞,更何况陆少蘅先斩后奏,将自己置于何地?可是现在的局势很微妙,陆少蘅拿下颖阳,实力剧增,自己如若站在陆少荃这一边,恐怕平衡就会被打破。说到底陆老督军觉得把这件事控制在家事的范畴内,才能把影响力控制到最低。陆老督军连夜派陆少兰去见陆少荃,就是担心陆少荃起兵对抗,酿成大祸。陆少兰不负众望,说服陆少荃交出兵权,可是以后呢?老四不是池中物,关是关不住的,该如何解决,陆督军连吸了好几个烟泡,也没想出个所以然。

陆少荃到省城后,没有住陆家大院,而是住进了讲武堂。讲武堂当初是陆少荃力主成立的,目的是培养一批年轻军官。教官是通过陆少芷请的日本教官,陆少荃和李问溪就是第一期受训学员,毕业之后陆少荃计划东渡日本军校留学,不料南边战事突起,不得已随老督军带兵南下,留学的夙愿一直没有达成,反倒李问溪东渡成功,学成归来,几经历练,担任了四师参谋长。这个军校陆老督军其实并不重视,陆老督军还是相信家国天下那一套,依赖家里人和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老人,经费拨付不及时,很多时候都得靠陆少荃来接济。最后还是李问溪想了一个办法:把军校生编成四师的一个营,平时学习,战时打仗,把经费走第四师的军费,军校这才维持下来。陆少荃对外宣称:常年戎马,住军校更舒服,但明眼人自然能看出,颖阳兵变,陆老督军的态度未明,陆少荃心里不舒服。

陆老督军没有马上和陆少荃见面,故意冷落了陆少荃几天,也是想让事态平静一些。陆少荃心里未免有一些忐忑,却不知陆老督军此刻也心烦的很:如何给自己这个最得力的儿子一个交代,又能平复各方势力的担心,的确是一个钢丝上跳舞的事情。

该来的终究会来,陆老督军思前虑后,把和陆少荃的会面安排在了陆家大院,而不是陆督军督军府办公室。陆少荃听到父亲副官说出会面地点,一下子就释然。颖阳兵变,陆少荃最开始怀疑是父亲授意,陆少蘅计划,王鼎新马前卒。如果是这样,那就是父亲要开始清理陆少蘅接任大位的拦路石了,真要如此,自己恐怕回天乏术。不过现在看来是冤枉父亲了,颖阳兵变是陆少蘅导演的,老爷子很可能是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结果。为了避免兄弟相争,兄弟阋墙,不得已让陆少兰劝说自己交出兵权。此次在陆家大院和自己见面,就是想告诉他:爹是欢迎你回家的,这是家事。

马顺送走来通知的副官,走向发呆的陆少荃:“少爷,您怎么了?”

陆少荃回过神了,说道:“顺子,给老爷的礼物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大夫人,大小姐和几位少奶奶的也都准备好了."

陆少荃点点头,突然想起来一件事,问马顺:"参谋长有消息了吗?”

马顺说道:"上午刚传来消息,王鼎新接管四师之后就撤了李参谋长的职,调往后勤任职。李参谋长以伤病为由,提了辞呈,这会正往省城赶呢。“

“嗯,派人去接应参谋长。”

马顺又问道:“少爷,刚才二夫人身边的丫头海棠来过了,老夫人问你什么时候有时间去看看她?”

陆少荃内心一阵自责,回来这么久,自己最想见的就是自己的娘亲,但是事态不明,恐给人留下口实,一直待在军校闭门谢客,"顺子,你去告诉我娘,明天下午我和老爷子见完面,就去看她。”

陆家大宅是一座五进深的大院,前院会客,二进院是陆督军在家里的办公地方,设有秘书,电讯,卫队,副官等等不同的办公室。三进院是陆督军及原配韦夫人居住的地方。四进院则是陆少蘅陆少芷两家居住的地方,但是陆少蘅大部分时间在蒲州,陆少芷在外面有宅子,除了遇有生日,过年等大节,也极少在陆家大院住。陆少兰虽已出嫁,但是陆家内府的事情离不了他,韦夫人就在自己住的三进院旁加盖了一个独院,供陆少兰两口子住。陆老督军的二夫人,也就是陆少荃的母亲原本也住在三进院,但自从信佛之后,就搬出了陆家大院,住到了普缘寺旁边的一个小院。

韦夫人喜听戏,半个票友,出去听怕不安全,陆少兰就在三进院的花园搭了一个戏台,平常供母亲听戏,逢中秋,除夕也在此办堂会,供家人团聚。

陆少荃随着父亲的副官进入陆家大院,竟有一丝丝的陌生感。也难怪,上次回陆家大院还是年初北上援颖的时候。但从戏台看得出韦夫人对京戏不是一般的痴迷,戏台建在一米高的砖砌台基上,四根怀抱粗的角柱撑起大梁,飞檐高挑出屋脊之上,突兀耸出,迥然不群,前台后台,上下场门,均按比例搭建,正中一楹联上书"大雅元音",旁边还单设一开间厢房,想必是乐师所在的地方,果真是富丽堂皇。

陆督军就在戏台旁边的花厅等着,这是平常开戏前,供贵客休息的地方。盛荣站在花厅门口,看到陆少荃走进来,大步迎了过去,"四弟,辛苦啊。”

陆少荃自然熟悉父亲这位副官处长的声音,“姐夫,近来可好?”

盛荣拍着陆少荃的肩膀,“跟在爹旁边,哪有你们自在。”

李问溪打趣道,“怕是大姐让你不自在吧?要不赶明儿我和大姐说说,别老管着你?"

盛荣摇摇头,“还是算了吧,你大姐什么脾气你不是不知道,还是少给我找事吧。守住西跨院,任何人不准进来。”盛荣回过头吩咐身边的人。

“走吧,爹在花厅等你呢。”

陆少荃还没跨上台阶,就听到熟悉的声音传来,“是小四吗?”

陆老督军治军治家极为严苛,平素不论何人都是以职务相称。听到父亲称呼自己小四,陆少荃眼睛一热,忙紧走两步,向站在花厅中央的陆老督军敬了一个军礼,“爹,是少荃”。

陆老督军摆摆手,“今天是家宴,不必拘礼。,半年不见,你小子瘦了,这几天休息的怎么样?”

“我挺好的的,您老身体怎么样?”

陆老督军感叹了一番,“岁月不饶人啊,上了年纪毛病就多了起来。不过还好,牛鬼蛇神的还不敢把我怎么样。”

陆少荃看到陆老督军的烟具,不禁劝了一句,“您还是少抽点,那东西总归对身体不好。”

“哎,戒不了了,有时候心烦不抽两口,睡不着觉啊。”

陆少荃能听出陆老督军心中的疲惫,忙岔开话题,“儿子,给您老带了点东西,马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