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七章


    阮小二三人听完也吃了一惊,吴用说道:“传国玉玺可没有那么简单,其大有来历。你们知道和氏璧的故事吗?”

    阮小二几人摇头,吴用说道:“春秋时楚国有一人名叫卞和,卞和每日靠在荆山打柴为生。一日,他上山打柴忽然发现一只五色金凤落在地上。卞和听人说过凤凰无宝不落,所落之地必有奇珍异宝。他寻遍方圆十丈之地俱无一物。后又挖地三尺仍是一无所获,只有一块石头。卞和心想石头定是宝物,就身负大石归家。一路上众人看他背着一块石头皆笑其蠢,卞和却毫不介意。后来,卞和把石头献于楚国国君楚厉王,说此石是玉中之王,珍宝之首。楚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楚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剜去卞和左腿膑骨。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宝,楚武王再命玉工查看,玉工们尽言确是顽石一快。楚武王盛怒,命人剜出卞和右腿膑骨。卞和双腿残废,终日抱着石头流泪。眼泪哭干了,又继续哭血,最后双目皆盲。”吴用讲到此处心中难过,叹了口气。

    阮小二等人听得入神催促吴用继续,吴用接着说道:“楚武王死后,楚文王继位,听说此事命人找来卞和与顽石,又命玉工仔细验石,玉工仍言确是石头无疑。楚文王下令剖开石头,玉工破石后果见是绝世美玉,稀世之宝。楚文王感卞和献宝之诚,把此玉命名为和氏璧。自此,和氏璧与随侯珠并称为两大奇宝。”

    阮小二等人听完说道:“想不到一块石头竟有如此曲折故事,

    真难为了卞和。不过,军师这与传国玉玺有何关系?”

    吴用笑道:“小二莫急,听我细细说来。楚国从此把和氏璧奉为传国之珍,轻易不肯示人。后来秦楚交战,楚国惧秦,欲和赵国联姻结盟,和氏璧做为下嫁之礼来到赵国。秦昭襄王赢稷听说赵王得到和氏璧,提出用十五座城池交换此宝。赵王不愿又不敢得罪秦国,便派智勇双全的蔺相如奉壁使秦,随后就有了完璧归赵的故事。秦始皇嬴政一扫六国,统一天下,得到和氏璧命玉工将丞相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形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为皇帝的玉印。这样,和氏璧就成了国玺。”

    众人听到此处恍然大悟,吴用又说道:“秦始皇死后,秦朝土崩瓦解,秦三世子婴把国玺献于刘邦。刘邦建立汉朝后,将和氏璧定为汉朝的国印。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当时小皇帝刘婴年幼,传国玉玺由皇太后代管。王莽让其弟到长乐宫索要玉玺,皇太后气愤地把玉玺摔在地上,传国玉玺被摔缺一角,王莽用黄金镶补,但无济于事,还是留下了缺痕。”

    吴用说罢,众人想不到一块玉石居然有如此传奇经历,禁不住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吴用对宋江说道:“哥哥,这传国玉玺非同小可,应速去交于皇叔。”

    宋江想了想说道:“确实如此,我与军师现在便去。”说完又嘱咐阮小二、刘唐四人切不可声张让外人知道,四人应允。宋江、吴用手捧锦盒去见刘备。

    刘备在中军大帐和关羽、张飞饮酒谈心,见宋江、吴用神色匆匆前来知其有事,问道:“二位先生,发生何事?”

    宋江忙把传国玉玺之事详说一遍,刘备、关羽、张飞听罢皆是一惊。刘备打开锦盒观看许久说道:“昔日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我兄弟三人也曾随公孙瓒前往。董卓后来为避诸侯锋芒迁都长安,火烧旧都洛阳。传闻孙坚在洛阳城废墟内一井中找到玉玺。孙坚亡故,玉玺传于其子孙策。孙策用玉玺跟袁术借来精兵,平复江东。不想今日竟在此得见。”

    宋江说道:“皇叔看这传国玉玺该如何处置?”

    刘备沉思半晌说道:“二位先生,觉得刘备该当如何?”

    吴用说道:“皇叔应把玉玺献于曹操。”

    刘备听完脸色一沉说道:“先生说的哪里话,曹操权倾朝野,心怀叵测,携天子以令诸侯,传国玉玺实乃国之重器,怎能交于曹贼。”

    吴用说道:“皇叔休怒,听在下把话说完。”

    刘备说道:“先生请讲。”

    吴用说道:“曹操发兵五万于皇叔讨伐袁术,却又派路昭、朱灵二人前来监视。一旦皇叔有变,五万人马俱是曹兵,岂能听我等差遣?把玉玺交与路昭、朱灵,二人必急回许昌报功,那时数万人马尽归皇叔。玉玺与数万大军相比孰轻孰重,请皇叔自行定夺。”

    加我我微信18245032108

    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