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五十九章 回师洛阳

    曹*目视之此将,是沛国谯人夏侯惇,为名将之后。当初闻知曹*起兵,与其族弟夏侯渊两个,各引壮士千人来会。此二人本来就是曹*之弟兄:曹*的父亲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过房与曹家,因此是同族。

    却说那夏侯惇,见曹*目视自己,还以为是让他射,便看个清楚,张弓搭箭射去。好吕布,在此乱战之中却听到身后有弓弦响,知道有人暗算,慌忙借戟攻以移位,于是赵云便占了先前吕布的位置。

    这时甚是欣赏赵云的刘玄德,却看到了夏侯惇在人影后头偷射,一看情势不妙,不由得惊叫一声:“子龙当心!”

    其实赵云这时已经感觉到不对,那种敏感,是武功到一定境界之时才会俱备。刘玄德这一提醒就让他更明确了,于是回枪一拨,将那枝冷箭拨打落地,而就这一缓,马超那边却又吃紧。

    曹*又回头目注夏侯惇,似是对他这种做法的一种批评。但却有深意。因为他看到了夏侯惇身后的那位大汉。然后说:“吕布英勇,非一人两人可胜!”

    这个意思太显豁不过,而且他的目光,也跟那位大汉打了个结实的照面。

    于是一条大汉就在曹*话音刚落之时,放马过去了。

    此人正是勇将典韦。虽说还未曾明显立功,但当时曹*对他就已经十分器重了。

    典韦是夏侯惇引荐给曹*的。那日初见时,曹*还奇怪地问夏侯惇,这人是谁?夏侯惇说他叫典韦,陈留人,勇力过人。说着便向曹*描述了自己曾经遇到典韦在山中逐虎过涧的事实。又说他曾经为朋友报仇而杀人,提头直出闹市,数百人不敢近。说他善使两枝铁戟,重八十斤,挟之上马,运使如飞。

    曹*当即让典韦演练一下双戟。典韦挟戟骤马,往来驰骋。正好这时看到帐下大旗被狂风所吹卷,岌岌欲倒,众军士挟持不定。于是典韦下马,喝退众军,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曹*赞叹不已,遂命为帐前都尉,并赐之以骏马雕鞍。

    所以曹*觉得今天正是这位勇将出头的时机了,这是他的杀手锏!要不,他还舍不得呢!

    且说马超、赵云战吕布七十余合,未能占得上风,便有典韦手持双戟加入战阵,这一入去,顿时形势改观,吕布渐感吃力,一步步渐渐艰难。

    你道这是为何?也许会有人说,敌方再加一位对手,那自然更不好对付,感到吃力和艰难那是必然的。这话也对,但还没说到深处。

    原来这里头还有文章。是兵器上的道理。如果此时加入战阵的,是用枪或者用刀的,则吕布还至于如此吃紧。实在是因为典韦舞着的是一双短戟。戟兼有刀枪之能,故能克制刀与枪,而戟招难练,能舞一双短戟者,戟法自然娴熟,故吕布很难占得先机,再加上又受到马超、赵云这样的一等一高手,缠绕围攻着。

    吕布不能大意,奋起神威,又斗近三十合。不想恋战,便使了个破绽,看着马超面上,虚刺一戟。见他急闪,吕布便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回。这三个那里肯舍,拍马赶来。关东联军喊声大震,一齐掩杀。吕布军马望关上奔走,赵云、典韦、马超随后赶来。

    这时刘玄德身后的张飞早已忍耐不住,拍马随军追杀。看见关上西风飘动青罗伞盖。张飞大叫道:“这人一定是董卓!追杀吕布有什么特别大的好处?不如先拿董贼,便是斩草除根!”说着,竟然拍马抢关而上,想上去擒拿那董卓。

    但关上早有防备,矢石如雨,不得进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