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百零七章 乱战

    乱世里,都是因为吃不饱饭,所以各地义军才纷纷举杆。

    一听说仁州城,去年种了粮,得了几十万石。今年早早又育了稻秧,种了早稻,听说还想一地两熟,种上两季稻。

    群情涌动。

    两季稻?一地两熟?这得收多少粮食啊?

    是真的吗?不是天方夜谭吧?

    什么天方夜谭?我住在山里的大舅的小姨的二姑子的八婆的儿子,都跟我说了,仁州附近的大山里,一地两熟试验成功了,山里一季都能收六七百斤粮呢!

    一季啊!那想想两季能收多少!

    还是山地。要是良田,那得是多少!

    传来传去,都惊呆了。

    仁州百姓能吃饱,去仁州不用饿肚子,我们去仁州!去仁州!

    当乞丐都有人丢食出来,不会饿了。

    除了老百姓,各路大军自然也更想去。把仁州夺了,还怕大军缺粮吗?还怕将士们吃不饱饭吗?

    从六月开始,仁州陆续受到各路大军的攻击。

    开始只是断断续续的,小股的人马。后来兵马越来越壮,来夺城的人越来越多。

    凭着仁州城厚重的城墙,裴念领着仁州的将士和百姓,抵挡住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

    苏青媖得知消息后,立刻就把在山里挖铁石的几百人,以及留在集镇帮着打武器的一百人,全部调往仁州。

    让他们听裴念安排。

    同时各寨也加强警戒,以防山匪来犯。

    果然,仁州久攻不下,有小股山匪就转道要攻山。

    被苏青媖带着山民们逐个击退。

    现在有马信帮着训练各寨青壮,颇有成效。

    而且各寨武器精良,人手一件,连老人小孩都有。

    寨门前的壕沟也挖宽挖深了,水汪汪的,谁都不知道深浅。除非山匪们进山的时候扛着小船来。

    不然,根本没法逼近山门。

    才靠近,就被一波又一波的铁箭阵拦住了。

    逐渐的,外面就传出“江东七十寨皆不能破”的说法。

    有山民们刁钻,战斗力彪悍,群蛮据险以拒之,匪众不敢入境的说法。

    竟越传越广。

    让一众对大山里的粮食觊觎不已的各路绿林好汉,望山兴叹。

    苏青媖率联寨的山民,挡住了山匪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山民们有了信心,越战越勇。而仁州挡了这么多轮攻势,渐渐有些不支。

    裴念连连去信江西观察使杨毕,都如石沉大海。

    派人去周边求援,也是敷衍的多,就没哪个刺史愿意派兵来支援一二的。

    不知道唇亡齿寒的吗?仁州被破,周边诸州,能落什么好?

    裴念如坠冰窖,寒意阵阵上涌。

    仁州在他治下,好不容易才焕发出繁盛之景,老百姓终于能吃个半饱了,再不用离乡背井了。但哪想这就招人眼红,要来抢了?

    一旦都城破,到时大批的百姓奔逃,仁州这个刺史府,他这个刺史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裴念心生悲凉。

    但同时又徒然涌升出一股豪情,誓与仁州共存亡的念头。

    他一日是仁州刺史,便直到死,也会是仁州的刺史。

    苏青媖得知仁州被围,急得不行。

    跟马信那边商量了,让他带着手下五十人,及各寨两百青壮前去支援。

    从仁州后方予以击敌。

    联寨的支援,让仁州守城的官兵松了一口气。

    裴念无限感慨,仰天长叹。

    苏青媖,联寨……好在还有你们。

    联寨的支援,破了攻城匪军的计划,也让守城将士得以大大缓了一口气。

    但围城的各路兵马太多,一时间有些胶着。

    就怕围城久了,仁州城里会抵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