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32章 登月飞船大评测

谷挱</span>  为了让它可以先老毛子一步完成任务,其他方面自然就无暇顾及了,只要能飞、能落、能载人就可以。

  几十年过去了,自由联邦的最新登月飞船外表竟然变化不大。

  网友们大多是颜狗,见到漂亮的事物就走不动道,看人是这样,看科技设备也是这样。

  当然,人和机械是没法比的,人长得好的不一定是好人,但机械的颜值高了,那真是代表科技含量高!

  “战斗力”也更强!

  所以相对来说,埃玛隆的“登月飞船”和李未来的“奔月”飞船就漂亮多了。

  它们的外形跟火箭整流罩类似,也可以看做是“子弹头”,外形光滑而简洁。

  只不过“登月飞船”是刷了白漆的不锈钢材质,还在一侧贴了黑色隔热瓦,一半白一半黑,看起来很有一番粗犷之美。

  “奔月”飞船看不出什么材料,但是通体雪白,看起来非常科幻漂亮。

  而且看介绍,它们都可以复用。

  “登月飞船”是用“超级火箭”助推器从地球起飞,然后再发射几艘燃料补充“星舰”兄弟给它在轨道上加注燃料,它就可以飞向月球了。

  降落月球之后,用30米高的电梯卸人卸货,重新加注燃料就可以起飞返回地球。

  当然,前期是不可能在月球上重新加入燃料的,所以只能留在月球。

  好在它的载重量达到了百吨,可以一次性搭载巨量的物资和设备,应该很快就可以建设起设备完善的月球基地。

  当然,前提是它得研发成功。

  而“奔月”飞船已经研发成功了,从外形上来说,它就是缩小的“登月飞船”。

  它船体高度有9米,展开起落架之后能达到10米,比前哨站试验舱还要高一些,不过它的直径要小,只有5米。

  不过相对于直径9米,高50米,像“竹竿”一样的登月飞船,直径5米,高度9米的它要敦实不少。

  它的结构分为三层,动力模块、货舱模块和载人模块。

  载人模块高4米,虽然位于“锥头”部分,但内部空间还算宽敞,可以轻松的容纳4名宇航员,还有舱外宇航服存放与着装、卫生洗漱、就餐、休息和控制设备等区域。

  货舱模块就简单了,是一个高3米的圆柱形加压大货舱,货舱门最大可以开到4.5米宽,里边有吊车。

  货舱模块和载人模块是连通的,宇航员可以穿着宇航服用爬梯进入货舱,然后从货舱用爬梯下到月表,或者是使用吊车。

  动力模块跟前哨站的差不多,燃料是液态金属氢,使用的是环形燃料罐和凹陷进去的引擎,让动力模块的高度控制在了2米。

  不过飞船的引擎可复用,加一次燃料就可以让它飞一个来回还富裕,不是前哨站那样一次性的。

  它的起落架也是1米高,不过不能极限伸缩,不能让飞船像前哨站一样“蹲在”月表上,所以宇航员在货舱的时候距离月面为3米。

  虽然比前哨站的出舱门高了一些,不过它配备了吊车。

  甚至就算是使用爬梯爬到3米高的货舱,或者从另一面直接爬到8米高的载人模块出入口,也比“进取号”低一点。

  比“登月飞船”30米高的出入口就更……

  算了,不说了。

  而从“奔月”飞船外边的爬梯就能看出来,它的外边肯定不如“登月飞船”光滑。

  其实它两边的太阳能电池板也没有包起来,就那么裸露着。

  初次之外还有很多小设备都露在外边,一副不设保护的模样。

  这个设计自然是李未来搞得,而之所以这么设计,是为了一个更大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