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三章,旧友

    玉妙看了坐在一旁的易姨娘,才十几天的功夫,人憔悴了不少。

    也难怪,自己的丫头被赶出了府,是谁都会觉得脸上无光。

    端午节去城里最大的天齐庵敬香,玉妙还以为易姨娘不会来了,谁知她却出现了。

    态度依然恭敬,眼神却飘飘乎乎的,不象以前那么利落。

    跟玉妙的人就都一阵快意,谁叫你的丫头想害我们姑娘。

    石姨娘欢天喜地,听说朱宣让玉妙出门,特特地跑到了玉妙处坐了半天,满口里都是逢迎话:

    “姑娘可一定要去,姑娘不去,我们这等人可就出不门了,来了府里几年了,娘家不在这里,又不象易姨娘,还有娘家兄弟走动,一个兄弟跟了王爷军中侍候,一位兄弟四海里跑着作生意。常来走动。。。。。。”

    易姨娘的兄弟有一个在军中,一个行商,玉妙也是知道的,他们都要来请安。被朱宣挡了,这是听朱福说的。

    看了石姨娘提了易姨娘毫无芥蒂的,玉妙想想,自从园子里受惊吓以后,就再也没有见到易姨娘了。

    她被禁了足。玉妙想了想,就亲自去问了朱宣,端午节也请了两位姨娘一起去,朱宣没有意见。

    坐着的易姨娘仍是有些滞纳的样子,姑娘出门问了自己,她不好不来的,这也是秋巧被卖后第一次接触。

    听了石姨娘笑着在玉妙面前说话凑趣儿,一口一个姑娘的叫,易姨娘想起来自己听到的,王爷在石姨娘面前也发了脾气,说:“家里只有一位姑娘,叫什么表姑娘,象是来的客。”

    从此家里上下都改口亲亲热热地叫姑娘。

    再想到那晚秋巧与自己走上小桥时,那两个人分开了,的确是有一个往姑娘院子方向去了。秋巧并没有错,错只错在那晚王爷也在,王爷那么晚还在姑娘院子里。。。。。。

    想到了这里,易姨娘不由得看了玉妙一眼,心里揪得痛,又开始痛恨自己的家人来,好好的把自己送到王府里来作姨娘,王爷并不贪图女色,一个石姨娘是与自己同时抬进门的。

    还有几个通房丫头,贴身侍候王爷,是京里老王妃赏的。平时里也没听说王爷对谁特别的好。

    可是对于这未过门的沈家姑娘,王爷一举一动都是偏袒的。家里有头有脸的没几天都要去姑娘房里请安,易姨娘轻轻叹了口气,神色恍然。

    虽然石姨娘在自己面前正说笑着逗乐,玉妙还是注意了易姨娘的表情。她不明白为什么易姨娘会对自己下手,让自己的丫头那么说话,来败坏自己的声誉,稍有一点脑筋的人都可以看出来表哥对自己有多疼爱。而且表哥那晚也在,怎么会相信这样的假话。

    看了易姨娘轻叹,玉妙的心突然也揪了一下,都是女子,相煎何太急。

    知道朱宣要把秋巧卖了,玉妙也曾特地跑去书房求过情,朱宣淡淡说了一句:“糊涂。”就让自己回去了。

    如春暖,如夏波,如果是有了好的归宿也罢了,如果是在眼前被卖了,玉妙用同理心来想一想,也为易姨娘难过。

    总不能就这样让关系僵着吧。石姨娘说累了,坐下来喝茶,天齐庵是个尼庵,在这里比较有名气,主持慧圆正端了新鲜的果子送进来。